振动时效设备主要有激振器、传感器、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激振器主要有调速电机、偏心块和偏心箱组成,电机的转速及升降的速度是由控制器来控制的,电机内部带有测速装置,将电机的实际转速测定后输给微机,以实现对电机的转速反馈控制,工作的振动时效处理。电动机带动偏心量可调的偏心块运转,产生一定的周期激振力,激振力通过偏心箱作用在被时效的工件上,以实现对工作的振动时效处理。所以激振器是振动时效的执行部分,对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传感器将工件的实际振动变成电信号传输给微机处理,帮助微机实现对工件的振动监视,用来测试工件的振动情况。其特点有:
1. 投资少
2. 生产周期短
3. 使用方便
4. 适应性强
5.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6. 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7. 符合环保要求
8. 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
9. 振动时效设备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
A.5 构件的振动矫形
变形超标的构件应先矫形到位后再进行振动时效,特殊情况下再考虑采用振动矫形。 用预应力或用辅助工装将焊接构件做强制反变形拘束后,对由构件和工装组成的 系统做振动时效处理,以期通过增加局部材料蠕变速度,减少焊接变形的一种工艺。其预应 力及反变形量的给定应考虑在振动工艺结束和预应力或辅助工装去除后必然出现的弹性回 弹,以及局部拉应力增大给构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A.6 振动时效的工艺评定
振动时效工艺评定是针对已确定采用振动时效工艺的重要焊接构件及批量生产构件,应 用本标准指导建立正确的振动时效工艺规范、质量保证检验规定及相关技术文件的重要试验 措施。通过评定确定相应的振动时效工艺规程。 振动时效工艺规程一般应包括:适合该构件的振动时效设备规格型号、振动工艺参数、 实际打印量及内容、测点位置、测量方向、测量技术、抽检项目及抽检比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