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液压软管接头总成质量的因素
一、液压软管接头总成的构成和分类
液压软管接头总成由胶管和金属接头两部分构成。主要按工作压力范围和胶管与接头的连接形式来分类。
1.按工作压力范围分类
1)低压 工作压力在3MP a以下,主要是棉线(纤维)编织的液压胶管。主要用于控制油路、汽车刹车管路以及某些液压机床中。
2)中压 工作压力在3~10MPa之间,主要是钢丝编织的Ⅰ,Ⅱ型大通径(25以上)液压胶管。主要用于中、低压油路和回油路
3)高压 工作压力在10~31.5MPa之间,主要是钢丝编织25以下的Ⅰ,Ⅱ,Ⅲ型和钢丝缠绕管。主要用于高压系统。
4)超高压 工作压力在31.5MP a以上,主要是钢丝编织31.5通径以下的钢丝缠绕管。随着超高压大功率液压机械的发展,对它的需求愈来愈大。
2.按胶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分类有:有可拆式和扣压式
1)扣压式胶管接头总成是胶管与接预配后,用外力迫使接头外套在冷态下向内收缩一定尺寸,使胶管与接头连接可靠。
2)可拆式总成,其接头与胶管是通过有外锥的芯子压缩胶管的内胶层,使其紧贴接头套的内锥。即靠芯子与接头套之间形成的倒锥形间隙,同时压迫胶管的内外胶层来连接。但连接质量不稳定。所以国内专业厂家一般采用扣压式。
管接头泄露的原因
管接头处泄漏的预防在液压系统中,无论是金属管接头,还是软管接头,都存在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对于卡套式管接头,大多因管道受到较大的外力或冲击力,使卡套松动或管端面变形而造成泄漏,此时应检查卡套是否失圆、刃口有无缺损、管端是否完好以及卡套螺母的压紧程度等,同时还要消除管道外力。对于扩口式管接头,大多因扩口过度,质量不合要求或多次拆卸,致使扩口变形或裂纹等造成泄漏,此时可将前端截去重新进行扩口。如果使用公母锥顶压进行密封,其泄漏大多是由于两锥面有损伤,可用研磨砂对锥面进行研磨。在一些用“о”形圈靠端面或外径密封的场合,其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о”形圈老化或变形而造成泄漏;“о”形圈装配不到位,使两平面连接时压不平或“о”形圈被切割造成泄漏;“о”形圈未压实,弹性变形量不足而造成泄漏;“о”形圈止口槽过深而造成泄漏。对此,需重新选择外径相同和截面较粗的“о”形圈,也可将带有止口槽的密封平面进行切削或磨削加工,以减小止口槽深度,使“о”形圈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压缩量一般应在0.35-0.65mm之间)。对于采用耐油胶板、羊毛毡、软钢纸板、组合密封垫圈或密封胶的管接头处泄漏,无论是何材质,首先应检查其密封件有无破损,变形、老化和粗糙度过大等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液压软管安装小技巧,你都知道不?
液压软管在安装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那么在安装方面有哪些技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软管弯曲安装时,应保持同一水平,防止扭曲,以免在使用中造成泄漏、异常爆破或管接头拔脱等现象。
2、软管装配长度要有一定的余量。因软管在承压时,故进行直态安装时,应使软管有一定的松弛。
3、避免软管在接头处附近急剧弯曲。若不可避免时,必须使用附属配件,以改变安装角度。
4、软管两端作相对运动使用时,应使软管实行弯曲部分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防止软管扭曲,并影响使用寿命。
5、避免软管在弯曲部位固定。确需固定时,其弯曲半径应取在软管加压时的位置,并加适当余量。
6、若软管处于反复弯曲使用状态时,应使软管有充分伸展长度,并对其弯曲部位半径控制在大于规定限度,以避免在固定接头附近极度的弯曲。
7、对管体在相互碰擦下使用者,安装时应配装合适的夹具,防止管体直接接触。
8、软管两端固定在不同平面上使用时,应在适当部位将软管夹住固定,使其形成各自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两个部分。
9、软管长度选取和安装布局要合理,尽量避免形成不必要的弯曲,这样易造成弯曲的外侧管体爆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