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2014年8月,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
2014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在回答委员的提问时,人社部负责人透露上述信息。
为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道路运输企业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第十条 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 (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三)掌握相关道路货物运输法规、机动车维修和货物装载保管基本知识; (四)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 车辆营运证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车辆的合法凭证,如果车辆没有营运证,那么就是无证经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职业资格证即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很多职业都要求任职者具备职业资格证,这是对任职者专业基础掌握程度的检验和实践能力证明,确保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办公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层度。2016年12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拟列入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除此之外,在总理力推下,从2014年至今,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实现“七连消”,累计占到总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