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器堵塞是滴灌等微灌技术的一个死穴。近日,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出具的测试报告显示,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诸钧自主发明的痕量灌溉技术显示出抗堵能力,痕量灌溉的抗堵性能一次得到权威机构的验证。
从今年4月起,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就对痕量灌溉产品(痕灌带900)进行测试,在试验用浑水,泥沙颗粒浓度为3‰,远超过国内外的浑水灌溉标准和农业灌溉中杂质浓度的严酷条件下,滴灌带2~6小时内完全堵塞,而痕灌管300小时后流量保持不变。测试报告指出,在未经过滤的泥沙水状态下,痕灌带900表现出其他滴灌带难以实现的良好抗堵塞性能。
水是所有农区保证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命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是逐渐增加,但是水的价格却一直没有增加,加上我国水价政策是相当的不合情理,出现水的价格背离水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水价几年下来都是“一贯制”,经济学上的供求原理在水价上表现得十分失灵。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水价一直没有进行过调整,从而水价偏低,人们不引起重视,导致肆意浪费水资源也不心疼。水是一种资源和商品,应该满足市场经济的供求价格机制,当需水量增加时,出现供不应求,水的价格就应该往上涨,这样才能刺激到人们的神经,形成节水意识,不再那么任意的浪费水。
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微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尾部(末级管道上)的器(滴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水、肥、气状态的水方法。微灌的特点是水流量小,一次水延续时间长,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地控制水量,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满足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