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是将具有一定的压力水,过滤后经滴灌系统及滴水器均匀而缓慢地滴人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局部灌溉技术。滴灌具有以下特点:
(1)省水:
滴灌是局部灌溉方法,它可根据作物的需要地进行灌溉,用管道输水,非常省水,一般比地面灌省水30%-50%,有些作物可达80%左右,比喷灌省水10%-20%。
(2)灌均匀:
滴灌可有效控制每个滴头的出水量,灌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节能:
滴灌工作压力要比喷灌低得多,节能,灌溉水利用率高,所以减少了抽水量,相应也减少了抽水的能量,这在高扬程灌区效果更明显。
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且性能较好的滴灌带有边缝式滴灌带、中缝式滴灌带、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和内镶连续贴条式滴灌带。滴灌带由于管壁较薄,一般建议在设施内使用,相对滴灌管而言,滴灌带的使用寿命稍短,但是价格比滴灌管便宜。滴灌管(带)在铺设的时候,一定要出水口朝上。所以这种类型的设备性价比较高,是农民朋友的选择。
喷水带是采用特殊的激光打孔方法生产的多孔微喷灌带,具有喷水柔和、适量、均匀,水压低、成本低,铺设、移动、收卷和保管简单方便等优点。主要使用在露天花卉的栽培中。种植花卉的朋友可以考虑这种设备。
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
目前,水利部正在进行综合水价改革、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十三五”将进入总结、推广阶段,出台一批新政策、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特别是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将初步建立。同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农业水价改革打下基础,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措施,用水计量和监测系统将成为微灌等灌溉工程建设的必需品。
研究推广农业节水综合集成模式
微灌将与农艺水肥耦合、栽培模式、作物品种、管理、调亏技术等措施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由过去注重单位面积节水向单方水产生更高的效率转变,使作物在单位水量下所获得产量或者效益,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根据《纲要》,“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并结合近几年来微灌发展迅速及各地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发展微灌面积40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节水灌溉总面积的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