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机械加工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数控机床也越来越多。由于数控机床的先进性和故障的不稳定性,且大部分故障都是以综合故障形式出现,所以使得数控机床的维修难度加大了很多,但故障处理的步骤与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济南山科精密型数控平面磨床,鞍座移动式40100,工作台长*宽为1000mm*400mm;上下前后为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杆+直线导轨传动;左右为比例阀液压站控制;上下前后能够做到1μ进刀,适合加工精度比较高的工件。 40100数控机床,只需要设定简单参数,即可做到自动磨削,自动修砂轮,自动补偿,可以磨多平面,等深或不等深台阶,侧磨:可以将砂轮很方便的修成斜角或者内外圆弧,加工各种零件:配合修整器,可以将砂轮修整成各种复杂形状(比如齿状),以便加工各种成型零件。还可加装部件,做到自动对刀,自动检测。 傻瓜式操作界面,无需编程,只需输入简单参数,培训两个小时,即能操作。
小型 平面磨床磨削用量砂轮背吃刀量在0.005 mm左右。根据工件钢材的性质和硬度适当增减,如硬度高的淬火钢,背吃刀量过大容易引起烧伤,而软钢背吃刀量太小又不易磨光。横向进给量的单行程为0.2~0.4mm。横向进给的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较大,因为镜面磨削的砂轮切削能力很差,如果横向进给速度增大,砂轮表面会遭到破坏,因此不能获得非常光洁表面。纵向进给量为12~15 m/min。纵向进给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较小,但如果过于缓慢,工件表面会产生波纹或花纹。无切深光磨。由于镜面磨削时砂轮切削能力差,工件表面往往会出现刀痕(圆形工件呈月形,矩形工件呈带形),它反映出工件表面不平直,所以还需作无进给光磨两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