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市垃圾成份复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不同,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有统一的模式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从应用技术看,国外主要在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方式,机械化程度较高,且形成系统及成套设备。
从国外多种处理方式的情况看,有以下趋势:
(1)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
(2)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
(3)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
(4)其它一些新技术,如热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术,正不断取得进展。
城市垃圾处理机制
鼓励和引导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分类收集是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和前提。[2] 城市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质比例大,分离后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并且分类收集垃圾的回收好处有:节省土地,减少污染,资源再生,有益卫生,解决就业。从广州一天的生活垃圾分析看,其中的40%为可再生利用资源,其中有:废纸约150o吨——回收这150o吨废纸,可再造1200吨好纸,因此节约木材6000立方,少用纯缄3600吨,节省电77万度,降低排污75%;废塑料约2000吨——回收这2000吨废塑料,可炼50万升汽油,50万升柴油;废玻璃约1500吨——回收这1500吨废玻璃再造玻璃,可节约石英石100万吨,节约长石粉90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煤炭15万吨。节省电60万度;废电池约30万个——回收这些废电池,既可避免重金属污染,回收后又可提取锌、铜等原料。回收这部分垃圾。不仅可减少40%的填埋量,还能获得巨大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应该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城市垃圾处理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改变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门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形成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有垃圾经营资格的单位负责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形成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一是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向城市居民征收一定费用,以补充垃圾清运、处理费用的短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二是对产生垃圾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征收垃圾填埋处理费,鼓励废弃物的再利用,限制垃圾填埋方式的使用;三是制定包装产品生产者责任管理政策,向包装产品生产者提出一定的包装材料回收率的义务,并征收一定的包装垃圾处理费;四是制定废旧物质回收利用优惠政策,减免物质再生行业的增值税,鼓励企业参与废品的回收利用、垃圾的资源化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