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在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后,这座经典雕塑的处境让所有关心它的人担忧。2002年,该雕塑的支架已严重受损,“如果再不修复,就要散架了”,俄罗斯修复专家瓦吉姆·采尔科夫尼科夫忧心忡忡地说。2003年10月,莫斯科市决定修建一座大型商业中心,为了给商业中心腾出位置,这座雕像才被从原址拆除,送去修复。按原来的计划,修复工作应该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然后雕像被放回新建的大型商业中心门前。
莫斯科市高度重视这座苏联时期的艺术遗产,特别拨款1.62亿卢布用于雕塑的修复。花如此重金对待一座苏联时期雕塑,这在俄罗斯近年来实属头一遭。然而修复工作的决策者们却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他们选择的维修单位根本没有大型雕塑修复经验。工程开工后,维修单位发现工作难度比他们预想的要大得多,工期因此被一拖再拖。为此,莫斯科只好另请高明。这让正在急切盼望这座雕塑“重见天日”的俄罗斯人备感失望。
凡是看过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影片的人,我想对这个画面都不会陌生。这是一座名为“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的雕塑。它作为苏联时期的经典作品,一直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作为片头,并随着影片一起为全世界所熟知。
在1937年由一名苏联的女雕塑家穆希娜为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艺术、技术与现代生活博览会”创作了这件大型雕塑,并把它矗立在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苏联馆顶部。该雕塑为不锈钢制,高24.5米,在不同光线照耀下可显现出不同的绚丽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时代感。作品一经问世,立刻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成了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的象征。后来,苏联把它立在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门口,象征社会主义经济欣欣向荣。
虚拟雕塑刀塑造黏土造型。
好好的用泥巴做雕塑,干嘛非要用软件?这是广大雕塑家们心中疑问。当你真正了解了软件能做到无数种可能性是泥巴这种现实材料无法做到的时候,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了。比如对称着做,泥巴能做到么?
关于“数字雕塑中的数字粘土材料的特性”,我在去年写过文章,已发表于“雕塑”杂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本公众号前面发过的文章。数字雕塑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创造出的这种新材料“数字泥土”和丰富而复杂的数字雕塑工具。
有时候一个新技术对事物的改变是难以预计的。想象一个画面,89岁的米开朗基罗躺在他的小床上,死神已经向他招手,他的力气已经不多,已经抡不起那巨大的榔头。但是,他从枕头下摸出了VR眼睛。。。戴上它,他仿佛回到了30岁,双手飞舞,在虚拟的世界里他还是那么年轻有力,创作着他的雕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