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微灌产业研只有滴灌带、滴灌管、滴头和过滤器等7项国家标准,而相关的作物、区域等配套技术标准基本没有,这造成了微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程质量低下、技术模式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微灌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技术先进的微灌节水标准体系,是保障微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该标准体系内容应包括微灌专用器材、设备标准、微灌工程设计施工标准、与微灌技术相配套的农艺技术标准等四个子系统。
滴水器水由毛管流进滴水器,滴水器将灌溉水流在一定的工作压力注入土壤。它是滴灌系统的核心。水通过滴水器,以一个恒定的低流量滴出或渗出后,在土壤中以非饱和流的形式在滴头下向四周扩散。目前,滴灌工程实际中应用的滴水器主要有滴头和滴灌带两大类。
化肥及农药注入装置和容器包括压差式施肥器、文丘里注入器、隔膜式或活塞式注入泵,化肥或农药溶液储存罐等。它必须安装于过滤器前面,以防末溶解的化肥颗粒堵塞滴水器。化肥的注入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用小水泵将肥液压入干管;另一种是利用于管上的流量调节阀所造成的压差,使肥液注入干管;第三种是射流注入。
控制、量测设备包括水表和压力表,各种手动、机械操作或电动操作的闸阀,如水力自动控制阀、流量调节器等。
安全保护设备如减压阀、进排气阀、逆止阀、泄排水阀等。 内镶管柱式滴灌带。
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