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有底模后砂浆抗压强度降低6%-52%,降低幅度较大。因JGJ 70一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正在修订之中,其中抗压强度试验拟由原来的无底模改为有底模,并相应给出一个换算系数。
鉴于砌体结构设计仍采用无底模测得的抗压强度,为了与现行标准之间相互协调,试验方法仍依据JGJ 70一90,待该标准修订实施后,自然就换成有底试模,本标准不再另行规定。
目前干粉砂浆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但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客户都提供了在生产、使用和监管单位对干粉砂浆的一些概念和性能指标存在的混淆,主要有以下概念:
粘度与强度
粘度越大强度越高。强度通常是指砂浆固化后的物理性能指标,粘度通常是指是砂浆搅拌后的状态,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指标。粘度与强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强度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而粘度一般是通过纤维素醚粘度的调节,纤维素醚低在几百粘度,高可达二十万粘度,纤维素醚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进行选择,纤维素的粘度与强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两个概念容易搞混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加剂的选用。混凝土中的外加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在混凝土中测试时只是测试抗压强度,如防冻剂是测试混凝土在低温状态下抗压强度的损失率。
干粉砂浆的产品中主要的测试指标是粘结强度,一些砂浆中的外加剂在选择时应重点考虑粘结强度,如干粉砂浆专用早强剂重点是指砂浆的早期的粘结强度提高多少,而不是抗压强度提高多少。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些混凝土中外加剂直接应用到砂浆中,砂浆的粘结强度降低非常大,反而起到的负作用。
二是以抗压强度指标评判粘结强度。瓷砖粘结砂浆的标准未做抗压强度指标要求,而一些人认为瓷砖粘结砂浆用手容易撵碎变(抗压强度指标)便认为粘结强度低。这是因为瓷砖砂浆掺入可再分散乳胶粉等聚合物后产品的粘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但会降低抗压强度。
但也有例外:外墙外保温抹面砂浆柔韧性指标只规定了压折比值,未规定抗压强度的低值,也给实际应用带来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