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连续的孔隙、良好的透气和透水性。笔者综述了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发展历程、结构类型、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可以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该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变化,城镇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房屋、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场地和透水性极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其中不透水混凝土路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缺乏“环境实用性”,尤其是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透水混凝土铺装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可以达到用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路面径流,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减少路面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减轻河道水体污染等目的。对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世界城市重建以及基础设施扩建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巨大,其中废弃混凝土占到了总量的30%—40%,给人类的生活与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处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世界各国对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达到了应用阶段。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人们趋向于追求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这也对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雨天路面要能够迅速排除降水,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改善车辆行驶及行人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能够很好的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公园、超市等大型公共场合应能迅速排水,方便人们出行。这些要求,促进了透水混凝土的产生。由于我国硬化地面面积快速增加,导致地下水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透水路面材料有利于水土保持。
高强度渗水性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施工
一、【设计原则和规定】
1、彩色透气透水路面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与厚度确定。
2、彩色透气透水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3、彩色透气透水路面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土基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面层材料、透水性基层材料和水温稳定性好的垫层材料,以保证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能。当路床下为粘性土时应设置保水垫层。
4、对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轻荷重地面,设计面层厚度宜不低于8cm,在停车场、广场等中荷重地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0cm。
二、【基层要求】
1、用于彩色透气透水性路面的基层材料除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外,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基层材料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或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
2、当采用级配碎石基层时,碎石的较大粒径应小于0.7倍的基层厚度,且不应超过5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