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透水地坪?
透水地坪系统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胶结料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水、透气和质量轻的特点。透水地面包括无铺装的地面、绿地和通过铺设透水铺装材料,或以传统材料保留缝隙的方式进行铺装而形成的透水型地面。
透水地坪的分类
根据铺装地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及是否有地下工程,可以将透水地坪分为排水型和透水型。排水型是指铺装材料为透水型,而垫层或基层为不透水层,雨水通过透水铺装后不会继续下渗而是沿透水材料下方排至路体两侧,最终排至雨水井。它要求地面应有良好的坡度和平整度,目的是为了减少地面径流。透水型铺装是指使用透水垫层或粘结层,从而使雨水能渗入到路基土壤中去,将雨水储存在土壤中,其强度将较一般道路或排水型路面低。这种铺装方式可以实现雨水就地消化,减轻排水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可大范围推广。
养护:透水地坪由于存在大量的孔洞,易失水,干燥很快,所以养护非常重要,尤其是早期养护,要注意避免地坪中水分大量蒸发。通常透水混凝土拆模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短,如此其侧面和边缘就会暴露于空气中,应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及时覆盖路面和侧面,以保证湿度和水泥充分水化。透水地坪应在浇注后1天开始洒水养护,淋水时不宜用压力水柱直冲混凝土表面,这样会带走一些水泥浆,造成一些较薄弱的部位,但可在常态的情况下直接从上往下浇水。透水地坪的浇水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
为保证透水混凝土孔隙的均匀性,要求材料入机后必须搅拌均匀,拌合物中不能有粘团和骨浆分离现象。要求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每次搅拌的容量应与施工速度保持一致,搅拌开始到摊铺结束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浆料的正常粘结和硬化。此外,应根据配合比要求设定好每盘材料投料数量,计量要准确,不可仅凭目测加料,必须每盘计量并记录。当骨料含水时应进行配合比调整,以确保透水混凝土浆体的数量和稠度符合设计要求。
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可应用于人行道、停车场、透水性路面、土工结构排水系统反滤层等,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强度低影响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对透水性混凝 土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和渗透性的因素,提出了增强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措施。研究认为,水灰比、粗骨料的种类和级配、矿物掺合料以及其它增强 材料是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些因素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还对透水性混凝土材料的渗透性进行了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原材料、配比和试验方法,可以得到强度达到30MPa,渗透性在1mm/s以上的透水性混凝土,满足一般工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