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
n=60 f(1-s)/p (1),式中:
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电动机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一般调压调频的控制方式分两种:PAM(脉幅调制型)、PWM(脉宽调制型),但是PAM在逆变部分只控制频率,还需要与之相配的可控整流电路,触发要求较高,缺陷较大,现采用最多的是PWM控制。PWM调制是通过改变脉宽控制电压,改变调制周期控制输出频率的,它是通过对逆变电路里的开关器件高频通断实现的,现在多采用的开关器件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然后将获得的高频窄脉冲冲击电机(电感性负载),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正弦波,并且能够控制其电压、频率,从而实现无级调速。
一般变频器内部主电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整流电路、中间电路、逆变电路。整流电路较为简单,是直接将电网的交流电通过三相整流桥(不可控整流用功率二级管、可控用晶闸管)转为直流电,该电压又称为直流母线电压。中间电路介于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之间,其中一般滤波电路和制动电路,在拆开变频器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个大电容,这个电容具有滤波稳压的作用,因为经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有很大的纹波,还需要进行滤波处理,才能为逆变模器提供相当稳定的直流电源,我们看到的外接制动电阻箱也是在这个大电容里的,当主机减速制动时,此时电机会变成发电机,电能会经逆变器回到中间电路,使电能会储存在大电容里,当强制动回馈电能过大超过设定值时,变频器会控制外接制动电阻将多余电能消耗掉,从而避免变频器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