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作为粘接剂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腐蚀、易成形、表面光顺、色彩鲜艳优点。但也存在弹性模量小、力学性能不稳定、塑性小、对开口、转角等处应集中敏感等缺点,用玻璃钢制造船既要充分发挥玻璃钢的优点,又要避免玻璃钢自身的缺点可能对艇船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制造出来的艇船既保证结构强度,稳性航行性能等各项要求,又满足世界游艇制造中强调款式新颖、外形美观、装修豪华舒适等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玻璃钢艇船的制造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定制订本工艺原则。
龙舟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发展为独立的一项竞技运动,其主体不断增强,如今龙舟比赛不仅仅在端午节和特定的庆典上举行,而且拥有自己的龙舟节和比赛日期,并以此为主导带动经济的方向的发展。例如最近十几年来,龙舟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针指引下,努力向着“以舟为主题,借舟发挥,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向发展,在龙舟竞渡同时举办了一批经贸洽谈会,并取得丰硕成果。 例如,1999年岳阳水运大赛和国家龙舟节期间,大赛共征集广告赞助资金和物资226万元,其中大多数是市外厂家捐助,该市还利用大赛契机,举办了湖南招商引资洽谈会和湖南商品交易会,两会共接待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商客,商品成交额达数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18个。据不完全统计,仅节赛期间,岳阳市第三产业增加收入达亿元以上,大众传媒是推动龙舟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大众传媒既传递信息也娱人耳目,是现代人信息的主要来源。一次大型龙舟比赛,一般现场观众不过数万人,而通过媒体的推介,观众可达数亿人,如1995年由国际龙舟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在湖南岳阳举行期间,国内外400多名记者纷纷涌至,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联合通过卫星向世界作现场实况转播,使数亿观众收看了这次盛会。另据学者对238名域乡居民调查表明:其中52.3%的人观看龙舟比赛,生动激烈的龙舟比赛通过媒体吸引了观众,扩大了影响,反过来媒体在为龙舟比赛争取更多观众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重要经济支柱。
龙舟文化起源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学术观点有:龙图腾祭祀说(闻一多《端午考》);祭祀水神,求雨说(文崇一《九歌中的水神和华南的龙舟赛神》);顺时令说(萧放《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端午节俗的形态》);公共卫生、送灾说(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等等。民间则多源于纪念英雄人物说。“楚地说就是为了纪念自溺于水的屈原;越地说是为了纪念勾践,”其他的地方,诸如吴地,云南等又有其他说法。这当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隋书·地理志》中就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奠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古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关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荆楚岁时记》亦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楫以拯之。” 总之,龙舟竞渡这一传统习俗是由龙
舟、竞渡及相关的礼仪、传说故事等基本要素组成的。他的起源和发展,也是这些基本要素本身及他们的组合关系发展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