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型材料选择
从金属型的破坏原因分析可以看到,制造金属型的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耐热性和导热性好,反复受热时不变形,不破坏;应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及耐磨性,机械加工性好。
铸铁是金属型最常用的材料。其加工性能好,价廉,一般工厂均能自制,并且它又耐热、耐磨,是一种较合适的金属型材料。只是在要求高时,才使用碳钢和低合金钢。
采用铝合金制造金属型,在国外已引起注意,铝型表面可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而获得一层由Al2O3及Al2O3·H2O组成的氧化膜,其熔点和硬度都较高,而且耐热、耐磨。据报导这种铝金属型,如采用水冷措施,它不仅可铸造铝件和铜件,同样也可用来浇注黑色金属铸件。
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铸造砂和型砂粘结剂。最常用的铸造砂是硅质砂。硅砂的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为使制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搬运、合型及浇注液态金属时不致变形或损坏,一般要在铸造中加入型砂粘结剂,将松散的砂粒粘结起来成为型砂。应用最广的型砂粘结剂是粘土,也可采用各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水溶性硅酸盐或磷酸盐和各种合成树脂作型砂粘结剂。
我国铸造业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中小企业的积聚和产业转移;企业的组织结构、股权结构调整,通过扶优扶强,有保有压,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改制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铸造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铸造工业园区,以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为导向,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专业化生产中心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推进采用高.效、节能、除尘、降耗、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消耗,减少排污。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逐步实现由单一生产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积极开拓境外资源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