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防雷误区详解
误区4:矮楼比高楼安全
有人认为,高楼容易成为雷击目标,避雷时躲进矮楼内肯定更安全,这也不科学。如果矮楼与高楼临近,遭雷击的可能性非但不会减小,反而会大大增加。建议完善高楼周边矮楼的防雷设施,从而降低矮楼遭受雷击的风险。
误区5:装上避雷针就能bai分百避雷
避雷针只是建筑物外部防雷的一部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设备日益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都存在防雷电冲击能力弱的问题。电子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常常被雷电击坏,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和人员伤亡。
防雷区的划分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照局站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由外到内把被保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防雷区宜按以下规定分区:
4)后续防雷区(LPZ2等)当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并宜采用屏蔽措施。防雷区划分的一般原则。所有电力线和信号线从同一处进入被保护空间LPZ1区,并在设于LPZOA区与LPZ1区等电位连接带1上做等电位连接(一般在进线室接地),这些线路在LPZ1区与LPZ2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带2上再做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外的屏蔽1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1上,内屏蔽2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2上。这样构成的LPZ2,使雷电流不能导入此空间,也不能穿过此空间。
防雷术语解释
1.标称电压U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zui大持续操作电压) 能长久的加在浪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浪涌保护器特性变化和ji活保护元件的zui大电压有效值;UC值必须与被保护系统的标称电压相符,以及在系统安装书的规范限制内。
3.标称电流IN 通过浪涌保护器指定端的zui大工作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