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雷防护是防止雷闪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电气网络或电气装置上。直击雷防护技术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的防护技术,是防雷体系的di一部分。防雷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要,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避雷针冠以“避雷”二字,仅仅是指其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
目前,主要的避雷针包括常规避雷针,提前放电避雷针、主动优化避雷针,限流型避雷针和预防典型避雷针,世面上比较常用和比较出名的是河南万佳防雷公司生产的预放电避雷针WJZ系列避雷针,如WJZ2500-1C。
雷暴的分类
雷暴的形成主要是两种:锋面雷暴和热雷暴。
锋面雷暴是由于在地表流动的两个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因密度大而流动在热气团下方,在两者交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并把热气团猛抬上升,热气流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柱和涡流,这样就会形成积云。这时如果热气团的温度足够高和水分足够多,就可以形成巨大的雷暴乌云。
热雷暴发生在山区。由于阳光照射,山丘及其地面温度升高,热气流因密度小而向天空流动,附近树木、湖泊和河流等的气温较低,周围相对较冷的气流向山丘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地带集中,同时这些气流又被山丘地表的高温加热而向天空流动,这样就形成热雷暴。
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针对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防感应雷而采用的避雷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材质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元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复感应雷击后,其性能明显降低或劣化衰减,所以也必须要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而从笔者单位每年的年检(抽查)数据来看,防雷装置检测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
因此,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和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做好本单位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检查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有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进行性能安全检测,保证其正常使用性能,做到防患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