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是城市供水水源的重要补充,而降雨又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但是不透水路面却阻隔了降雨下渗,使得大部分降雨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排出,造成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使地下水水位不断降低,形成了地质学上的“漏斗型”地下水位,进而引发地面下降,沿海地区还会导致海水倒灌。另外,地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污染物,其进入自然水体后,必定会加重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自身与地面下垫层相连通的渗水路径使径流渗入下部土壤,以维持地下水水位稳定,防止水位下降,从而避免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引发的地面下降的问题。通过下渗,路面径流污染也可以得到削减可见,透水凝土路面对于补充地下水和保障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透水混凝土伸缩缝施工完成后,应将面层清理干净,并于一周内将配制好的与路面颜色一致的专用彩色保护剂均匀的喷涂于混凝土表面,需要注意的是,面层保护剂的喷涂须防止局部富集,不能堵塞混凝土孔隙影响透水效果。面层喷涂完成,应继续派专人进行看护,确保交付前道路表面清洁无损坏。
透水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工艺,类似于传统混凝土,但技术要求要远高于传统混凝土。采用符合透水混凝土工艺要求的骨料等原材料,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过的配合比,注重计量和搅拌环节的控制,经过正确的摊铺振捣控制以及后期的喷涂养护,是生产出合格的透水混凝土的必要保证。合格的透水混凝土,不仅能满足行车走人的功能,更具有孔隙均匀、透水迅速、平整牢固、美观耐用的特点。随着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透水混凝土这一新型生态材料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高强度渗水性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施工
一、【设计原则和规定】
1、彩色透气透水路面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与厚度确定。
2、彩色透气透水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3、彩色透气透水路面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土基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面层材料、透水性基层材料和水温稳定性好的垫层材料,以保证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能。当路床下为粘性土时应设置保水垫层。
4、对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轻荷重地面,设计面层厚度宜不低于8cm,在停车场、广场等中荷重地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0cm。
二、【基层要求】
1、用于彩色透气透水性路面的基层材料除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外,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基层材料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或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
2、当采用级配碎石基层时,碎石的较大粒径应小于0.7倍的基层厚度,且不应超过5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