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的分类: 玻璃纤维根据用途和含碱量的不同进行分类成(1)E玻璃纤维也叫无碱玻璃纤维,它是钙、铝、硼、硅酸盐为基础的玻璃纤维,这种玻璃纤维强度较高,耐热性和电性能优良,能抗大气侵蚀,化学稳定性也好(不耐酸),(2)中碱玻璃纤维含碱量在11.5-12.5%,国外没有这种玻璃纤维,主要特点是耐酸性好,但强度不如无碱玻璃纤维,她主要用于耐腐蚀领域,价格便宜,(3)C无碱玻璃纤维叫化学玻璃纤维,耐化学比无碱玻璃纤维好,但国内品种少,且价格贵。(4)有碱玻璃纤维(A玻璃纤维)含碱量高,强度低,对潮气侵蚀较敏感,因此很少作为增强材料。(5)S玻璃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拉伸强度比无碱玻璃纤维高33%,但价格贵,(6)高硅氧玻璃纤维这种玻璃纤维含二氧化硅96%以上,耐温达1100℃,其增强材料可作为耐烧蚀制品,主要用于火箭等。(7)其它玻璃纤维,也是特种玻璃纤维
龙舟大致可以分为“专用龙舟”和“普通龙舟”两大类。所谓“专用龙舟”是指只作竞渡而不做它用的龙舟,民间称之为“真龙船”,相反,“普通龙船”都是将平时用于生产的船改装而成的龙舟,民间又称为“假龙船”。这些龙船基本上都是由船体和划船工具,龙头与龙尾以及锣鼓与各种装饰所构,并且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安康传统的龙舟竞渡,不是当今意义上具有单纯体育中“划船比赛”性质的竞渡。它还包含有宗教习俗、行为象征、巫术礼仪等较为宽泛的意思。就龙头和龙尾的制作而言,尤其是龙头,由于参与竞渡的各个团体的经济状况、心理结构以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其制作出来的形态也就不同。 龙舟竞渡以在前为胜。许多地方虽然不设奖品,但都有抢标的习俗。如在终点处将一副长约三尺的红布或绿布条挂在竹竿上, 排在前面的龙船就会抢到它。谁家的船抢得多就证明这条船划得好,跑得快。是非常荣耀的。因此他们都会把抢到的布条挂在船头上,以炫耀自己的胜利。但是在安康,不抢布条。而是换一种方式将布条襻成“彩子”直接缚在龙头上寓意“彩头”,表示在竞渡中赢得了物品。
古文献中最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相当于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关于龙舟竟渡的起源,传说纷坛,流传最广的是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含恨抱石自沉泪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船争逐江上相救。以后这种说法越来越多,为各种传说中影响较大
者。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南宋时,广东已有民间的大型龙舟竟渡,明清时,广东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更普遍。解放后,省内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龙舟赛事,水平不断提高。 龙舟,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龙舟的鉴赏,还是一门学问呢! 龙舟分“专职龙舟”和“业余龙舟”两大类。“专职龙舟”只作竟渡,不作它用。“业余龙舟”则是以生产用船临时改装而成,用后又恢复为生产用船。 专职龙舟又分为专用龙舟、简便龙舟、游龙、造型龙舟等。 各种龙舟的构造大致相同:船体(包括浆梢或橹)、龙头、龙尾、各种装饰物和锣鼓。 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无论专职龙舟或是业余龙舟,龙头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广州西江水系的鸡公龙头和东江水系的大头狗龙头,别具特色。 龙头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龙尾大多用整木雕成,充满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