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龙舟一般是以村或是家族为单位建造的,所以船的大小和长短不一,式样和花色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参赛人数也不同于国家竞赛22人的硬性规定,而是30几人甚至50几人不等,而最奇异的还是它渗透着当地原始巫术和神奇色彩的制作工艺。
首先是选材。龙头龙尾要用樟木造(当地人认为樟木是神木,有灵气、能通神) 。龙舟舟身即船体要用优质杉木打造,轻巧而又快速,而且这种树木不能采本村的,要到外村去偷。因为当地人认为,偷东西势必有人追赶,而偷者就会使劲逃,在追与逃的过程中,最终能逃走,就意味着这种木头制的船会划得快。首先派出有经验的长者,深入深山老林,选好适合做“龙骨”的树,打上记号,次日带领一班人马,携带祭祀品,砍伐这株“龙骨树”,斧响树倒,七手八脚砍完树枝后,一声“哟嗬”,将大树拖下山。山民们发现后,也会全村出动,大声吆喝、追赶,却又不会真的追上去逮着。追赶的人越多、越快,预兆要制造的龙舟越吉祥快速。
其次就是造船。在开工之前要选好日子、请好工匠、选择好场地。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左右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请了当地比较有名的工匠做“掌墨师”(即为头的工匠,相当于总工程师) ,在宗庙祠堂里或是公共的晒谷场等比较大的地方准备打造龙舟。到正式开工,要举行在当地称为“伐木”的仪式。开工仪式要放很多礼花进行庆贺,东家或主持人打了礼金红包给工匠,掌墨师口念祭词,接着安排工匠做底、龙头、龙尾、橹等活,各司其职,然后才正式开始干活。
游船式竟渡较为普遍。从汉代开始就有游船式竞渡了。古时杭州西湖一带,民间端午节举行娱乐性龙舟竟渡活动,《梦梁录》载,官府在西湖举办游船式竟渡,“龙舟六只,戏于湖中”,船上有“七圣”、“二郎神”等装饰,划船人戴“大花”、“卷脚帽子”、“穿红绿戏衫,像演戏一般”。这些龙舟也进行速度比赛,终点夺标。我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龙船景也叫“趁景”,每年衣历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指定水域邀集各乡龙船前来“应景”。因不争名次,只表演技巧,故称“趁景”。它轮流在各乡举行,每天一景。有些乡村很看重“龙船景”,像过盛大节日似的热闹。凡外村嫁来的妇女,看到娘家来的龙船“应景”,就要和丈夫、小孩带饼食,划小艇去表示欢迎。
古文献中最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相当于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关于龙舟竟渡的起源,传说纷坛,流传最广的是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含恨抱石自沉泪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船争逐江上相救。以后这种说法越来越多,为各种传说中影响较大
者。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南宋时,广东已有民间的大型龙舟竟渡,明清时,广东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更普遍。解放后,省内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龙舟赛事,水平不断提高。 龙舟,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龙舟的鉴赏,还是一门学问呢! 龙舟分“专职龙舟”和“业余龙舟”两大类。“专职龙舟”只作竟渡,不作它用。“业余龙舟”则是以生产用船临时改装而成,用后又恢复为生产用船。 专职龙舟又分为专用龙舟、简便龙舟、游龙、造型龙舟等。 各种龙舟的构造大致相同:船体(包括浆梢或橹)、龙头、龙尾、各种装饰物和锣鼓。 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无论专职龙舟或是业余龙舟,龙头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广州西江水系的鸡公龙头和东江水系的大头狗龙头,别具特色。 龙头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龙尾大多用整木雕成,充满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