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划龙舟运动员的职能来划分,可分为划手、鼓手、锣手、舵手。 划手的身体姿势大概可以分为坐姿、站姿、单脚跪姿。从力学角度讲,坐姿较为合理,站姿、单脚跪姿多在民间的比赛中出现。合理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划水的阻力,有利于两臂的活动,使得动作配合更协调、更有力,但其他姿势在民间比赛过程中出现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气氛。 鼓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鼓、坐打鼓、单脚跪姿打鼓。鼓点、鼓法各有不同,与当地传统有很大关系。 锣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锣、坐着打锣。民间比赛中锣手常男扮女装。但正式比赛锣手要和运动员统一着装,不许做多余的动作。 舵手的姿势有站立把固定舵、站立把活动舵、坐着把活动舵。民间比赛的舵长短不一,舵手还可以参加划水,但正式比赛的舵有统一规格,舵手不能参加划水。
龙舟大致可以分为“专用龙舟”和“普通龙舟”两大类。所谓“专用龙舟”是指只作竞渡而不做它用的龙舟,民间称之为“真龙船”,相反,“普通龙船”都是将平时用于生产的船改装而成的龙舟,民间又称为“假龙船”。这些龙船基本上都是由船体和划船工具,龙头与龙尾以及锣鼓与各种装饰所构,并且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安康传统的龙舟竞渡,不是当今意义上具有单纯体育中“划船比赛”性质的竞渡。它还包含有宗教习俗、行为象征、巫术礼仪等较为宽泛的意思。就龙头和龙尾的制作而言,尤其是龙头,由于参与竞渡的各个团体的经济状况、心理结构以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其制作出来的形态也就不同。 龙舟竞渡以在前为胜。许多地方虽然不设奖品,但都有抢标的习俗。如在终点处将一副长约三尺的红布或绿布条挂在竹竿上, 排在前面的龙船就会抢到它。谁家的船抢得多就证明这条船划得好,跑得快。是非常荣耀的。因此他们都会把抢到的布条挂在船头上,以炫耀自己的胜利。但是在安康,不抢布条。而是换一种方式将布条襻成“彩子”直接缚在龙头上寓意“彩头”,表示在竞渡中赢得了物品。
中国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每个地方的形式和意义都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就是同一个地方的龙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各有其特点。 龙舟竞渡在安康,由于受人文历史环境和自然地理的影响,民间把它俗称为“划龙船”或曰“玩龙船”,对观众而言则叫做“看龙船”。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就深藏在能划出门道,玩出趣味。“传统文化中的安康龙舟赛:划者,气势之较量;玩者,情感之释放;
竞者,驾船之本领;看者,万千之景象。赛者,不仅仅是速度之争,其赛的内容涵盖甚广,名堂极多,有锣鼓之势、运桡之势、舞旗之势、压棹之势;商号、会馆、竞渡单位 所布置的彩船亦有其势。在一些古籍和地方志中所出现的竞渡和龙舟竞渡,不仅仅是指划龙船的速度比赛,而且也包括不进行速度比赛的其他竞渡方式以及相关的礼仪, 等等” 现代文明的龙舟竞渡主要是速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