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滴灌几乎可以适应任何复杂的地形,甚至在乱石滩上种的树也可滴灌。滴灌的强度低,可以适应人渗率低的粘性土壤,又由于时间长,勤浇勤灌,即使在透水性很大的砂性土壤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深层渗漏。在一定条件下,滴灌还可适应于微咸水灌溉。
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施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养分条件,可同时提高产品品质。
滴灌系统造价较高。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
虽然滴灌有上述许多优点,但是,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且滴水量相对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近年来,随着滴灌带的广泛应用,“昂贵技术”不再昂贵,完全可以在普通大田作物上应用。现对大棚滴灌、果树滴灌和棉花滴灌如何布置与施工的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其他宽行作物可参照实施。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 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水方法。滴灌与其他水技术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系统组成和其他水方法也不同。
微灌设备产品和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制水平,特别是条款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已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龚时宏认为,微灌标准体系尤其要注意,对作物节水农艺技术的验证、总结,使微灌技术与农艺技术充分结合,集成适合于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专用微灌技术,大幅提升西北干旱区农业综合效益,并对其他地区的农艺节水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