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试点迅速推开也是值得借鉴的措施之一。阳信县金阳街道的做法,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一次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王集西街村从去年冬天开始探索实验,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实际效果引导和街道办的指导推动,到6月份就发展到了9个村,现在已发展到16个村。会上要求,利用冬春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每个县区都要选取一个村甚至一个乡镇开展试点;也可以根据黄灌区、井灌区、河灌区等不同灌溉类型,选取不同地块进行试点。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有压水源条件下,借助施肥设施,在灌溉的同时将草莓不同生育期需要的肥水混合液,通过管道系统与器适时适量地直接输送到草莓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实现水肥一体,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相对常规灌溉施肥可节水40%,节肥20%左右,省工,提高果实品质。草莓上常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有滴灌施肥技术和微喷带施肥技术,一般与地膜覆盖相结合,减少地表蒸发,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同时避免草莓直接接触土壤,提高草莓外观和品质。
滴水器滴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核心,要满足以下要求: (1)有一个相对较低而稳定的流量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每个滴水器的出水口流量应在2~8升/小时之间。滴头的流道细小,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流道制造的精度要求也很高,细小的流道差别将会对滴水器的出流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水流在毛管流动中的摩擦阻力降低了水流压力,从而也就降低了末端滴头的流量,为了保证滴灌系统具有足够的水均匀度,经验上一般是将系统中的流量差限制在10%以内。 (2)大的过流断面为了在滴头部位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和一个较小的流量,水流通道断面小尺寸在0.3~1.0毫米之间变化。由于滴头流道较小,所以很容易造成流道堵塞。如若增大滴头流道,则需加长流道,为此,研究出了多种滴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