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讲究尊师重道。老师一般都是严肃的形象,在钢琴教学中,尤其是面对儿童时,一味严肃可不行。首先要尊重孩子。很多家长和老师在与孩童沟通时,特别是在进行习琴的督导时,常常会犯下一个致命且共同的错误:即认为,好的孩子,就应该懂事、听话。说什么,他们就应该做什么。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一味的强压只会造成孩子的畏惧甚至逆反心理,本来喜欢钢琴也会失去兴趣。尊重首先体现在言语上。说话的方式往往会直接影响琴童习琴的状态与结果。正确的辅导方式和言语表达方式,应该成为家长和老师在“督导”琴童练琴时的必修课。
在当代中国的确存在着一个名副其实的“钢琴热”——学习钢琴的热潮,中国钢琴热始于改革开放的年代。而其热度至今始终不降,特别是当郎朗这位著名的钢琴大师出现后,人们对钢琴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钢 琴自身就像一所音乐学校,通过它可以学到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懂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规律,从而全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通过钢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 音乐视野。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讲究尊师重道。老师一般都是严肃的形象,在钢琴教学中,尤其是面对儿童时,一味严肃可不行。很多时候孩子反复出现技术错误,并非技术掌握本身的问题,而是心理调整问题。因此,教师的指导方法、家长的耐心以及给予孩子的空间感和心理支持度,对于琴童解决习琴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都非常重要。对学生的情绪关怀是钢琴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孩子不是学习机器,需要老师和家长在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多加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