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称“武艺”,一则可以独立出体育的范围,一则可涵盖技术、思想、文化,乃至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国术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正蒙来为大家简单讲一讲吧。
一般人对国术都有误解,认为国术单单就是武术。有的甚至戏称为“舞术”,这是对国术不解。国术,所谓“国”,就是强国、强民!所谓“术”,就是技巧与艺术。 练之,一来可防身,二来可健体强身、修身养性,这就是它的术。公孙大娘舞剑器,观者动容;若是一套太极打将出来,飘逸潇洒,张弛有度,刚柔相济,阴阳相合,这岂不就是术与艺的结合吗?
国术者,古今同义,国之术,修身之艺也!
现代散打比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相对于传统的锦标赛和邀请赛,武术散打王比赛给人的感觉是更精彩,更好看,下面就由正蒙为大家讲一讲吧。
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健身,健身的方式有很多种类,比如武术,国术等等,其中武术表演艺术,在电影未出现之前,主要是以舞台戏剧形式呈现,下面就由正蒙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元代停止了历年的科举制度(包括文举与武举),元代的统治者汉文程度不高,看元杂剧戏却很高兴,致使原来要考试的文人没了出路、便到流浪的那些杂技班、戏班子里面去编写剧本维持生计。这些人里面,有关汉卿、有写《西厢记》的王实甫、有写《赵氏孤儿》的纪君祥、还有马致远这么一大群人,加上负责元杂剧武术指导的武人,致使中国戏曲(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迅速成为中国戏剧(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组成)。其结果是,从元代产生的戏剧,使中国的戏剧快速地赶上了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而补足了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比较上的失缺;尤其是元杂剧,广泛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