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2月17日,该报文章认为,不管怎样,房地产税无疑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让住房回归基本属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值得一提的是,1月18日,针对房产税不管用的说法,央行货币政策、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新浪专栏撰文反驳:对于房价调控,从需求方角度看,不一定限购,办法就是实行房产税。价格不管用往往是价格没到足够高,上海、重庆搞试点,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房产税当然不管用。
尹中卿认为,房地产税牵涉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台前一定会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无论怎样出台,绝不会“突然”。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施正文则认为,年内出台并执行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房地产税法能列入并提交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最快也要在2018年才能开始施行。房地产税的确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开征,也是意味着对拥有“红本”的房子开征。这些房子一般来说,都缴纳了70年(住宅)或者50年、40年(商业地产)的地价。在这个基础上,即便每个家庭有免征额度,也意味着重复收费。
中小型房企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被迫减小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与合纵连横的“强强联合”令一些房企消失;另外,部分企业主动寻求转型,但多数房企尚未在新行业站稳脚跟。而另一个更可怕的信号是,时至2017年,各种融资渠道压力增加、地价持续飙升、销售成本的上涨以及去化压力的持续等因素,或将吞噬房企利润,使更多房企面临资金链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