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测管安装布置方式
声测管埋设深度应与灌注粧的底部齐平,一般在钢筋笼钢筋末 端以上5cm?15cm,管的上端应高于粧顶表面300mm?500mm,同 一根粧的声测管外露高度宜相同
钢筋笼放入粧孔时应防止扭曲,薄壁管一般随钢筋笼分段安 装,声测管的底部密封应不漏浆,采用薄壁声测管作为灌衆通道,在 进行超声波检测时管路应通畅。声测管安装完毕后应将上口封锁,以 免灌溉混凝土时落人异物,致使孔道堵塞。
声测管两端应封口处理,插入端标志线清楚;钳压式接口的承插口 端U形槽内应有O形橡胶圈;底管焊有铁盖。
声测管间应平行不弯斜,管内应畅通无异物。
声测管不答应有裂痕、结疤、折叠、分层、搭焊缺陷存在。允 许有不大于壁厚负偏差的划道、刮伤、焊缝错位、烧r伤、薄的氧化铁 皮以及打磨与清除外毛剌的痕迹存在,内毛剌不大于mm,
声测管两端截面应与其轴线垂直,并应无毛剌。
声测管的椭圆度应不大于外径答应公差的50%。
声测管应为实用性笔挺,弯曲度不大于1.5mm/m。
在较深的桥梁码头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对于灌柱桩基检测要求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质量,按照设计要求应该预埋检测管(声测管)。桩径0.8m以下的需埋设两根检测管,两根检测管必须固定在钢筋笼内同一直线上。桩径0.8m-2.0m的需埋设三根检测管,三根检测管必须呈等腰三角形固定在钢筋笼内。2.0m以上的需埋设四根检测管,四根检测管必须呈正方形固定在钢筋笼内。常规要求采用外径50-60mm的钢管,壁厚3.5mm左右,施工中采取e现场焊接法。这种方法在施工中所需成本高,操作复杂,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不便,施工成本只占普通焊管成本1/3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声测管卡管的解决
当灌注声测管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的混凝土钻挖吸出,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一一拔出。然后以粘土掺砂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
我们再分析机械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着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其预防声测管卡管的方法是灌注前应仔细检验灌注机械,并预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刻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那怎么处理呢?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声测管的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着落。如仍不能着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留意切勿使导管内的混凝土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混凝土拌和物落入井孔,须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提管时应留意到导管上重下轻,要采取措施防止翻倒伤人。
声测管卡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渡过小、活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平均,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加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