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手术的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 ;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
穿刺途径的选择: 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后路) 锁骨下静脉(锁骨上路,锁骨下路) 股静脉 ? 颈内静脉穿刺 1,中路法: 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动脉外缘约0.5cm处,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同侧乳头方向。 2,前路法: 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3,后路法: 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在锁骨 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 。
穿刺术的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