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历史相关
科学家和政治家都预计全世界人口将以每年8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除人口激增带来的生态问题,人口所带来的粮食和能源的压力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虽然现在世界经济已从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中逐渐恢复,但能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为能源是有限的,各行业都在力求降低能耗,以降低成本。因此,人们更加关注一些不必要地消耗大量能源的技术,典型的例子就是常用的湿法造粒技术,该技术为了使颗粒粘结需先加入水,然后再经过干燥将水分除去,以获得稳定的产品。
150年前,李比格(1803-1873)发现植物生长消耗的养分可以通过施用含N、P、K的肥料补充。自此,肥料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农业研究不仅发现不同的植物和土壤需要不同的氮、磷、钾,而且至少有10种微量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元素复合肥料随即发展起来。天然和合成的化肥,使日益减少的耕地养活了日益增加的人口。在今天,如果气候正常,并施以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要求的肥料,同样的土地与19世纪初相比可以养活7倍的人口。
现代农业都已机械化,需要预先配制好的肥料,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化肥技术在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养份的产品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其售价中的15%都用于运输、贮存和包装。而高浓度养份肥料一般都是细粉状的,如果不是因为在贮存、运输时原料会分层或结块,把它们混合使用是看可行的,另外,粉状肥料施用时,相当于的肥料会随风吹走,或被雨水从植物根部冲走。为克服以上的不足,有两种肥料技术发展很快,即造粒技术和液体肥料。液体肥料的不足是养份含量较低,特别是钾元素含量。但液体肥料对于炎热、潮湿的地区则有明显优势,因为他们在贮存时不存在潮解问题,同时输送、使用较为简单。然后,尤其在传统农业区,固体颗粒的混合肥料仍占主导地位。只有肥料颗粒尺寸适当,粒度分布较窄、流动性好,才可以使用旋转 盘式施肥机均匀地施用,而且肥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才能避免在运输、贮存、包装、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
对辊挤压造粒机的特点
有机肥设备是一种通过把动物粪便,肥料变成有机化肥的一种科学设备,其中,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对辊挤压造粒机,就是这种设备其中一种主要用于造粒功能的机子。他的设备规格主要是两吨,大点的是三吨左右。他有很多特点,下面我们就一一讲述。
首先,我们先说这种设备的原理,他是一种前面,上面,侧面,都有口的设备机器,机器造粒,首先,要把动物的肥料从上面放入,放入之后,在通道之间会有一道长长的管子,就像房顶长长的烟囱一样,起着舒缓交通的作用。顺着管子进入机器后,底部会有两条搅拌棍子,棍子就会开始挤压送进去的肥料。这样,这些肥料就会根据要求被对辊挤压造粒机挤压成饼子状。然后,设备内部的刀七零八碎的把他粉碎好,于是这样动物肥料就加工成有机肥料了。泰安市万邦机械生产的对辊挤压造粒机是很有讲究的,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清,这个是由设备内部的液压机控制的,先粉碎肥料,然后再通过有机肥生产线的后期的有机肥造粒机进行加工制造,最后才会加工成成品。其中有一种生产线,叫bb肥生产线,他使用的设备是有机肥造粒机。通过对辊挤压造粒机的槽口直接把动物肥料放进去,再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最后粉碎成粉末状。这种机器原理主要是旋转原理,他的机器设备内部是旋转结构,通过立体旋转完成动物肥料的搅拌,最后成粉末输出成品。
用转鼓造粒工艺生产禽畜粪便有机肥有以下优点:
在转鼓内的料层内通入蒸汽以提高造粒物料的温度,使造粒物料的盐类溶解,实现低水分含量下获得高液相量以满足物料成粒所需之液相量,同时降低了干燥工序的蒸发水量。转鼓内壁衬若干软胶板或聚丙烯板,筒体上相应位置开有通气孔,当内衬随着筒体同时由下方转到上方时,由于自重的关系内衬下垂,从而使黏附在内衬上的物料因重力而落下,达到自动清理结料的作用。 在运行当中操作人员可随时观察物料成球的情况,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