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食用的油脂多数是热榨油,这种食用油在榨制前要先将原料清洗破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榨出的毛油颜色偏深、酸价升高,因此毛油必须精炼后才能食用。高温处理会将食用油的蛋白性能降低,食用油的营养物质维生素E、甾醇、类胡箩卜素等遭到很大的破坏,降低了食用油的营养成分。为了食用到营养价值高的油脂,人们越来越喜欢冷榨油,它具有天然特性,避免了传统高温榨油加工产生的不利影响,保全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完整的保存了油中营养物质。冷榨出的油温度较低,酸价也较低,一般不需要精炼,经过沉淀和过滤后得到的油原汁原味是健康生活的好选择。
棉籽的榨前处理:在榨油机榨棉籽时,应该注意棉籽是采取冷榨的。油料棉籽要求棉绒短,zui好是露出黑壳,初榨棉籽时,加料要注意少而慢,然后根据出饼、流油情况随时调整榨螺与出饼圈间隙,等到饼的厚度达到1-1.5毫米左右时,流油顺畅时就可以加多油料了。如果榨未脱绒的棉籽时,因为棉籽外壳有短绒,影响下料,必须用木棍帮助送料,切记不要用金属棒或者用手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榨油机原理:
榨油机运转时,经过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膛。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进行压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机的榨膛内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在榨膛高压的条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相对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榨螺的根园直径是逐渐增粗,螺距是逐渐减少的,因而当榨螺转动时,螺纹使劲料胚即能向前推进,又能向外翻转,同时靠近榨螺螺纹表面的料层还随着榨轴转动。这样在榨膛内的每个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运动,而是在微粒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又满足了榨油工艺操作上所必须的热量,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质热变性,破坏了胶体,增加了塑性,同时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来,因而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使有料中的油压榨出来,并从园排缝隙和条排缝隙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