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也就是武术,据说村民们一般在夜间或凌晨燃一盏鸡心灯或洋油灯,因怕被人偷学而闭门独练,所以,会国术者寥寥数人,下面就由正蒙为大家讲一讲吧。
据传授人讲,国术的武打动作相对较“死”,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不像其他武术门类那样有大范围的飞、奔、跳等形式,其特点是讲究“稳”,出手有力但比较缓慢,所用兵器有大刀、板凳、棍子、双链、单刀、盾牌等,表演形式可以是一人(如边成)、双人对打(如盾牌舞),还有群体表演,场地及服装没有特别的规定。
和平国术一般用于乡村文艺活动时的演出或是参加一些武术比赛,在当地流传已有80多年的历史。1949年解放初,在本地曾表演名为盾牌舞的武术,之后,盾牌舞表演者还参加了县内的国术队,随队参加许多表演活动,1986年,国术队参加了长兴县第六界体育运动会的武术比赛。
武术是中国的瑰宝之一,武术有很多的分支,比如散打,巴西柔术等等,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下面就由正蒙来详细讲一讲吧。
巴西柔术
在Edo时期(1603~1867),随着日本内战的结束,柔术开始流行起来。经过几百年的战争,武士们已精通武术,在战争中使技艺更精湛。劳动阶层出现了,柔术成为日常的必需品,许多技术开始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情况,曾在战场上使用的自卫术现在在市场、茶楼中使用。19世纪,柔术已成为成形的徒手格斗术,用来对付持械或徒手的对手,有些侧重于地面扭斗,有些则重视踢打。19世纪以来,日本共有700多种柔术门派。
如何运用已经具备的能力?是另一个课题,今天正蒙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学习过程的阶段。
教育者要设计一些方法,教导已经具备能力的学习者如何有效运用他们的能力。
所以整个学习阶段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份:
1.学习培养能力的方法(方法本身不是能力,只是帮助学习者开发能力的工具)
2.学习者逐步具备能力
3.学习运用能力的方法
4.学习者可以从心所欲的运用其能力
我感觉传统的武术教学也是如此,许多初期的教学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开发其能力的方法,比方一些基本功和套路,等学生具备了相当成熟的能力之后,才教他如何运用,而这一部份得教学传统上是有所选择的,也就是择人而教的所谓秘传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