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试验台振动机构的分析,研究了试验台工作时深松铲的运动方式。结合对试验台工作时深松铲运动方式的分析,利用有限元法,以减阻效果最1佳的复合形态深松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铲的振动角度、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其工作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深松铲工作阻力随振动角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振动频率和振幅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振动频率和振幅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工作阻力的减小程度并不明显。 上述的研究工作为新型深松铲的设计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振动深松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丰富了深松减阻技术。
深松铲所受阻力是深松机重要的阻力来源,本文介绍了典型深松铲的结构形式,以凿型深松铲为例运用动力学理论对深松铲进行力学分析,建立了深松铲工作阻力数学模型,确定了深松铲的工作参数、土壤类型、土壤物理机械性质等因素与深松铲工作阻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了深松铲的铲面倾角、工作速度、松土深度等因素对深松机工作阻力的影响,以寻求深松铲最1佳的工作参数。
深松法是用深松铲、无壁犁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深耕方法。这种耕作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创造了纵向的“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既不过分地扰动土壤,在其虚部(即深松部位)又可以接纳大量的降雨,而且还可将过多的水分储存在底土层中,达到改善耕层构造,蓄水保墒的目的。
深松法的特点有:一,节省动力,降低耕作成本;二,不打乱土层,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少;第三,由于间隔深松而形成纵向“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第四,灵活多样,适用范围广,在各种生产条件及各种气候和土壤均可应用。采用深松耕作法时,一般采用间隔深松,若结合地表覆盖则效果更佳。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经长期耕翻后形成犁底层、耕层有粘土硬盘或白浆层或土层厚而耕层薄不宜深翻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