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面井盖工业会事务局局长守屋康表示,日本所有的下水道井盖,要经过日本下水道协会等行业机构的质量验收。获得许可后,才可以出厂。之后每年还有定期质量检测,通过这样的监管机制保证井盖质量。贴合标准在中国,大部分井盖和路面贴合不紧,车辆压过时轮胎会和井盖产生碰撞,井盖因此成为城市的噪音源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不少日本民众深受井盖噪音之苦,纷纷向地方提出要求解决“吵闹的井盖”。日本随即修改下水道井盖的标准,将圆柱形的井盖改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井盖,并要求井盖铸造必须到毫米。这样一来,井盖和路面能够严丝合缝地贴合,既杜绝了噪音,也增加了偷到井盖的难
根据井盖协会的资料,这些井盖由东京等大城市的工程师在19世纪50年代末设计,起初是为了防滑。接着,这些工程师把这样的井盖带到了其他小城市和地区,所以至今在一些小城镇里还能看到写有“东京设计”或者“NAGOYA设计”的井盖。在梅雨季节,摩托车、自行车在井盖上滑倒的事故屡有发生。工程师通过增加了一些凹凸图案设计改善井盖表面纹路,不仅防滑而且美观。比如大阪的井盖上就是樱花怒放的情景,北海道则在井盖上设计了柯南井盖三只跳舞的墨鱼娃娃,作者居住在的大荣町更是把柯南放上了井盖。2000年时逢日本和荷兰往来400周年,长崎市以荷兰人初次上岸时的情景为图案,在当地设置了特色井盖,上面还醒目地标有纪念文字。日本井盖的图案设计有一定讲究。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一般来说不可采用真人图像。无论多么引以为傲的伟人,被踩在脚下恐怕有些失敬的意思。同理,虽然名胜古迹常被使用,但国宝级的神社或寺庙却很少出现。但是多数井盖属于地方或私有的公有事业公司,日也无权收集这些精美的艺术井盖。
井盖 (道路等上面的覆盖物) 编辑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1] 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2] 中文名井盖压缩强度平均值25MPa拉伸强度平均值10MPa弹性模数平均值1000MPa目录1 主要特性? 技术参数? 性能特点2 两大分类? 按材质区分? 按形状区分3 井盖标准? 中国标准? 日本标准4 发展方向5 管理技术? 防盗? 差异化6 产品等级7 井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