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压力测量的历史:
1594 伽利略出生在比萨(意大利),他获得了用泵将河水抽到陆地灌溉的这种机器的专利。泵的核心是一个注射qi。伽利略发现,水在抽水机中能上升到10米,但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不得其解,此后,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656 奥托·冯·格里克出生在德国的马德堡。托里切利的真空或“虚无”的结论与“大自然厌恶真空”(即自然界不存在真空)的教义相悖,因此受到了教会的抨击。格里克研发出新的抽气机(活塞式抽气机)以抽空更大的容量,在马德堡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试验,他使用了凡士林将两个金属半球拼在一起,再将中间的空气抽尽,各用八匹马向两侧拉动都不能将它们分开。
1661 盎格鲁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使用一端封闭的“J”形管研究压力和定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提出Px V = K定律(P:压力,V:气体体积,K:常量)。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已知在规定的压力下气体的体积,在定量定温的条件下,如果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则可算出压力。
在物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感器产业有望率先受益。从网络结构来看,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底层,是构成物联网的核心基础。在物联网运行中,传感器将感知获取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信息,转化为易识别的数字信息,并传输至后端平台处理、分析和应用。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生物医疗等领域,需求量与日俱增。
智能化传感器的特点
智能化传感器是指那些装有微处理器的,不但能够执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而且还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结论判断的传感器系统。这一类传感器就相当于是微型机与传感器的综合体一样,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传感器、辅助传感器及微型机的硬件设备。如智能化压力传感器,主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用来探测压力参数,辅助传感器通常为温度传感器和环境压力传感器。采用这种技术时可以方便地调节和校正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误差,而环境压力传感器测量工作环境的压力变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而硬件系统除了能够对传感器的弱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和存储外,还执行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