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油菜花
西藏的七月,正是西藏油菜花盛开的地方,一路上到处都是大片的油菜花田。黄的一直延续到天边和蓝的相接,蓝紫色的豌豆花生长在油菜花中间,高傲而内敛。路边随处可见的油菜花,那种金黄在阳光下更显耀眼。金黄色的油菜花,在这壮丽而又神秘的高原土地上,无疑是最迷人的色彩了。
油菜花的种植原因和特点
西藏本来是不产油菜的,但是西藏和平解放后,油菜被引进西藏种植并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而且西藏有几个地区确实适合油菜的种植和生长,比如山南和林芝地区都是油菜大量被种植的基地。油菜花是西藏的主要食用油,一般来说,西藏的油菜要比内地的好,因为西藏种植出来的油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它的肥料是最原始的牛粪或羊粪,而且又没有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据说,在山南等地方,本地的菜油要比从内地进口的菜油高出百分之二十的价格!!
林芝地区旅游,专注西藏当地旅游服务, 提供行程规划.独有专属行程精心打造特色线路,服务热线请见图片所示。
不达拉宫简介
公元九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的800余年中,由于西藏政治中心地的不断变移,历代的萨迦、帕竹、噶玛巴政权都未曾设首府于拉萨,不达拉宫也一直未能重建,仅为拉萨佛寺隶属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当时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派嘎玛?徳辛协巴、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等不同教派有名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传法等佛事活动。
公元1642年,五世高僧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的中心首府城。公元1645年,五世高僧决定重建bu达拉宫。公元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将行政办公地由哲蚌寺移至不达拉宫白宫。从此不达拉宫成为历代高僧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和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
五世高僧去世后,于公元1690年至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五世达高僧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基本形成不达拉宫的建筑规模。十三世高僧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减了东日光殿和不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高僧去世,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至此,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的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
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bu达拉宫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03米,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机构办公处、曾官学校、宿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宫内珍藏8座高僧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历史遗留约7万余件,典籍6万余函卷(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遗留物瑰宝,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不达拉宫旅游,专注西藏当地旅游服务, 提供行程规划.独有专属行程精心打造特色线路,服务热线请见图片所示。
西藏林芝油菜花美景
西藏的油菜花开得也是特别烂漫,远处是伟岸而又苍劲的雪山,近处是无比暖色调的油菜花.自然用它伟大的调色板,给我们展示了别样美好。
绿色是田野的本色,是宁静,是温柔,是和平,是生机,是包容一切的宽广,是沉淀一切的深邃。深绿是经年的坚持,嫩绿是一探头的娇羞。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绿,每一种都有细微的差别,层层叠叠,是田野最美丽的春装。在宁静的绿的底色上,大片的油菜花兀自开放,涂抹着明亮灿烂的金黄,热烈而安静。那种纯粹而无所顾忌地恣意亮出自我的淋漓尽致,足以让所有人注目。油菜花生长在没有人关注的田野上,它长得欣欣向荣。没有花房与温室里那些被人们精心呵护的娇贵,也没有丝毫的自怨自艾,它总是顽强倔犟地生长着,开放着,年复一年地奉献给高原民众最后的油汁,造福苍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值得讴歌的情怀吗?!我看着盛开的油菜花,它不只是一种会开黄花能榨菜籽油的农作物,这盛开着的灿烂的田野,难道不是我们的精神的田园?!城里人的烦恼与忧愁到此全消,真的,我离开这清新的田野和朴实的泥土,是太久太久了。
<span style='font-size: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