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荧光?
其实,荧光只是一种冷发光的物理现象,是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后发出更长波长的出射光(通常为可见光)。而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会随之消失。据专家介绍,荧光物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像很多海洋生物如虾、蟹、水母,以及陆地上的萤火虫等,它们能发光正是因为体内含有各种荧光蛋白质。一些荧光物质甚至在人的身体中也存在,比如部分氨基酸,维生素A、E和B12,核苷酸等。许多常见的食品也都有荧光,比如酱油、普洱茶、白酒、红茶和咖啡等发酵食品,都可以产生荧光。
荧光增白剂CBS是水溶性的,通过正常代谢可很快完全排出体外
德国Georg Thieme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质量和安全》增补第四卷《荧光增白剂》(`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Safety` Supplement Volume IV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一书中指出,通过小鼠代谢研究表明,在大剂量喂食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CBS后,绝大部分增白剂都会迅速通过肠道排出,不被肠道吸收。其血、脑、肌肉和脂肪中均无荧光增白剂残留,即不会造成体内蓄积。所以日常生活中即使有少量荧光增白剂CBS进入人体,也会通过正常代谢过程很快排出体外。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有哪些?
荧光增白剂的飞速发展,使得有人将此与活性染料和有机颜料DPP的问世并列为染料界在20世纪后期的三大成就。
许多行业都开始使用荧光增白剂,例如纸张、塑料、皮革、洗涤剂。同时在许多高科技的领域内也在使用荧光增白剂,例如荧光探测、染料激光器、防伪印刷等,甚至是高空摄影用的高感光度胶片为提高感光胶乳的感光度,也会使用荧光增白剂。
在中国,荧光增白剂最初是被划分为印染助剂类产品,然后又被划分为染料类产品。由于其特有性质和大量的用量需求,其已于上述两个行业分开,成为单独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内,荧光增白剂的一大用户是洗涤剂,第二大用户是纸张,纺织品为第三大用户。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只是荧光增白剂中的一类,中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蓝月亮洗衣液事件中提到的其产品亮白增艳洗衣液中添加的正是荧光增白剂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