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锡林与小锡林的分析
梳棉机【梳理机】锡林尺寸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梳棉机【梳理机】的全机尺寸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和减轻机重,在发展新型商产梳棉机【梳理机】的过程中,小锡林的梳棉机【梳理机】近来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当前,大锡林的工作直径约为1288-1290毫米(50英寸左右),棵直径为1280毫米。小锡林的工作直径约为706毫米,棵直径为698 毫米。
显然,为保证锡林工作的线速度,小锡林的转速应比大锡林为高。换言之,小锡林是以更快的角速度来实现与大锡林相应的线速度,所以在相同的线速度时,小锡林的离心力比大锡林的离心力为大。这有利于小锡林除杂能力的提高,并会增强锡林向道夫齿面转移纤维的能力。
但是,在同样的刺辊工作直径时,与刺键问抓取孤的长度变短,小锡林从刺辊上转移纤维的能力和伸直纤维的作用比大锡林差,使小锡林齿面上的纤维分布不如大锡林均匀,这是产生棉网云斑现象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小锡林角速度的增大,使棉条中的棉结和短绒也略有增加,但小锡林梳棉机【梳理机】的棉条质量及成纱品质仍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所以能发展成为一种定型产品A187系列。
小锡林与盖板阔的分梳区弧长有所减少,因此,为了保证必要的工作盖板数目,设计时通常就采用抬高小锡林中心(相对于刺辑和道夫中心)高度的措施。增大盖板工作分梳区(分梳弧)的中心角,使小锡林梳棉机【梳理机】的工作盖板恨数达到25根左右(大锡林为40-42根)。为了保证分梳和除杂效果,小锡林梳棉机【梳理机】的盖板速度应比大锡林梳锦饥的盖板速度为高。虽然这会降低小锡林与盖板在分梳过程中的均匀混和作用,但能保证锡林、盖板的分梳和除杂作用。
针刺棉生产线梳理机的发展历程
梳理机是由古老的梳理工具(两块板面上植有倾斜针齿的梳板)演变而来的(见梳理)。到18世纪逐步由手工改为机械方法。1738年,英国L.保罗用一个带针的滚筒和相应的弧面梳板组成分梳区,扩大了梳理作用的面积。同年,D.博恩创造了多滚筒梳理机。之后,在梳理机上加装了喂给帘子和剥取斩刀,基本解决了连续喂给原料和使梳好的网状纤维薄层连续输出的问题。到1792年,英国人卡特赖特发明了罗拉梳理机。18世纪末出现固定盖板式梳理机。不久后,美国人韦尔曼创造了回转盖板式梳理机,较好地解决了梳棉问题。1810年,法国人热拉尔又创造了罗拉式梳麻机。自19世纪以来,各种梳理机又有许多改进和发展,出现了多种专用梳理机。
梳理机可分为两大类,即回转盖板式梳理机及罗拉式梳理机。前者主要用于梳棉和棉型化学纤维(包括中长纤维),后者主要用于梳理羊毛和其他长纤维。一切梳理机都有喂给、预梳、主梳、剥取,成形圈条(卷绕)等基本机构。回转盖板式梳理机上的主要分梳机件之一是盖板;罗拉式梳理机上的主要分梳机件之一是工作辊(工作罗拉)。各种分梳机件的表面都包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针布,以满足梳理的要求。梳理机的产量水平以输出机件的速度和网状纤维薄层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衡量。纤维网的结构和其中扭结、杂屑粒数等反映梳理后半制品的质量水平,而梳理机排除落物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技术经济效益。
精细弹花机与梳理机的主要区别
很多客户在咨询弹棉花机器的时候,往往把精细弹花机、梳理机、梳棉机混为一谈。其实这三种机器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向大家讲一讲这几种弹花机具体有哪些区别。
精细弹花机与梳理机的区别:
1、功能不一样。精细弹花机具备梳理和除杂的功能,梳理机的除杂效果差。
2、加工能力不一样。精细弹花机的实际加工能力比梳理机大一倍左右。
3、性价比不一样。精细弹花机是多功能的弹花机,不仅可以梳理棉花,还可以梳理化纤、羊毛、羊绒、驼毛、驼绒等多种原料。梳理机主要用于梳理化纤。
4、耗电量不一样。精细弹花机整机功率为2.95KW,梳理机整机功率为4—6KW。
5、内部轴承不一样。精细弹花机内部滚动轴承可高速旋转,精度高、寿命长。梳理机为滑动轴承,寿命低、转速低。
6、精细弹花机设计更先进,主要轴类件进行了调直处理,不易变型,有专利毛刷辊、专利收棉筒逐级加宽,专利除尘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