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一、
材料
糯米,粽叶,枣,猪肉,淀粉,糖,酒,盐,酱油
做法
1.先把粽叶之前就煮好洗净,泡上.猪肉切成小丁,加入淀粉,酱油,盐,糖和白酒腌制几个小时入味。
2.糯米洗净泡上一天。粽叶对折成漏斗型,加入米和肉包上系紧,防止煮的时候露馅。
3.还可以包枣和花生的,包法同样。
4.都包好后放到大锅里加水末过粽子,小火煮二个小时左右即可。
小诀窍
包好的粽子要用清水泡着,经常换水,不容易坏,吃的时候还可以煎着吃。或是凉着粘糖吃。
传说粽子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
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即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肇庆裹蒸粽
此外,看龙舟赛也是重头戏。每年肇庆承办的“亚洲龙舟锦标赛”都会在星湖进行激烈的角逐。虽然锦标赛在端午节前已落下帷幕,但在端午节正日,游客们还是可以欣赏到多支专业队伍的精彩比赛,并与当地村民齐声欢呼喝彩,在锣鼓声和呐喊声中迎接这个传统节日。
赛龙舟
星湖上龙舟赛让人热血沸腾,而湖边的绿道却让人舒爽惬意。环星湖绿道有“广东最美的湖景绿道”美誉,骑上自行车环湖绕行,一路上挺秀的岩峰和荡漾的碧波映入眼帘,让人不禁产生“人在画中行”的错觉。
Tips:
鼎湖山脚下沿路有许多卖粽子的小摊和店铺,大大的粽子每个有一两斤重,不妨作为本次旅程的手信,让家人也尝尝正宗肇庆裹蒸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