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中,压缩机俨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存在的普遍性,所以它也有“通用机械”的美称。而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通用机械”美称的工业机械涉及的品牌也是相当的多,
空气压缩机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产品,在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压缩机工业体系的建立是在“一五”期间,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国家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队伍,组织压缩机行业厂不断研发新的产品。
在1959年,动力用活塞压缩机系列中的首台典型产品研制完成,标志着我国国产压缩机研制和开发进入了良好开端的发展局面。1966年,我国完成了首台螺杆压缩机的制造。因我国国民经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缓慢,严重阻碍了压缩机制造业的发展。
改变这种发展处境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原有的工业体系已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这促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纷纷前来投资办厂,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使得螺杆压缩机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除因自身的优势外,还与零部件的售价有直接的关系。
进入到二十世纪,因技术上的突破,以及配件价格的降低,螺杆压缩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生产厂家超过100多家,螺杆压缩机的制造业从此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
故障解决轴承位磨损
压缩机传动部位磨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轴承位、轴承座、轴承室、键槽及螺纹等部位,传统方法以补焊和刷镀喷涂为主,但两者均存在一定弊端:补焊高温产生的热应力无法完全消除,易造成材质损伤,导致部件出现弯曲或断裂;而电刷镀受涂层厚度限制,容易剥落,且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金属修复金属,无法改变“硬对硬”的配合关系,在各力综合作用下,仍会造成再次磨损。当代西方国家针对压缩机传动部位磨损类问题多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修复方法,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美国美嘉华技术体系,其具有超1强1的粘着力,优异的抗压强度等综合性能,可免拆卸免机加工,既无补焊热应力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同时材料具有金属不具备的退让性,可吸收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再次磨损的可能。
折叠腐蚀、冲蚀
压缩机腐蚀的形态可分为1全1面1(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前者较均匀的发生在压缩机全部表面,后者只是发生在局部,如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对压缩机实施表面有机涂层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防腐蚀措施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与传统的压力容器焊接修补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修复效果好的特点。
折叠壳体裂纹破裂
压缩机因铸造、加工缺陷,内应力及超负荷运行等原因经常导致部件出现裂纹或断裂现象。常规的修复方法是采用焊接,但有的零件材质是铸铁、铝合金、钛合金,难以做焊接处理。还有一些易于发生爆1炸1的危险场合,更不易采用焊接修复方法。新的“冷焊”技术,可以避免热应力变形,同时材料良好的附着力和抗压、抗腐蚀等综合性能,可以最1大1限度地满足压缩机的使用要求,从而在最1低1成本的投入下有效保证运行。
压缩机的通用要求:
1)、压缩机安装前切勿将橡胶塞拔掉,以免污物和潮气进入。
2)、压缩机在存放、运输或安装时,不得倾斜或倒置,同时避免撞击。
3)、压缩机工作时与水平状态倾斜不大于5°。
4)、压缩机内注有经认可的最1佳1量的专用冷冻油,不得随意倒出或添加。
5)、为了保证系统压力平衡,压缩机运行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分钟。
6)、压缩机不能承受高电压或者在真空条件下启动、运行,不能用压缩机进行系统抽真空。
7)、制冷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回油。
8)、压缩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能高于43℃。在最1高1环温(43℃)时,连续运转,冷凝压力和最1高1峰值压力不应超过下表值。
9)、制冷剂R600a、R134a、R404A、R22、R22/R152a最1大冷凝压力分别为0.87、1.59、2.63、2.37、1.45MPa,最1大峰值冷凝压力分别为0.98、2.00、3.00、2.63、1.82MPa,压缩机使用的蒸发温度应在许可的范围内,不得随意加大。
10)、压缩机应存放于干燥处。
11)、压缩机在出厂前已经全部做过高电压的耐压试验,不可再对压缩机进行高电压测试。
12)、压缩机出厂后的库存期最1好1不要超过6个月。如果超过6个月,请检查压缩机内的气体是否充足,必要时应补充氮气或干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