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
钨铜或钼铜混合粉末经过压制成型后,在1300-1500°液相烧结。此法制备的材料均匀性不好、存在较多闭空隙,致密度通常低于98%,但通过添加少量镍的活化烧结法、机械合金化法或者氧化物供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粉末能提高烧结活性,从而提高钨铜、钼铜合金的致密度。但镍活化烧结会使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显著降低,机械合金化引入杂质也会降低材料传导性能;氧化物共还原法制备粉末,工艺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批量生产。
钨铜合金的广泛用途
钨铜合金有较广泛的用途,其中一大部分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电力、冶金、机械、体育器材等行业。其次也要用来制造抗电弧烧蚀的高压电器开关的触头和火箭喷管喉衬、尾舵等高温构件,也用作电加工的电极、高温模具以及其他要求导电导热性能和高温使用的场合。
工艺介绍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钨铜合金的工艺流程为制粉--配料混合--压制成型--烧结溶渗--冷加工。
实践检验真理
更特别的是,Tokitani教授的研究团队将焊接材料的厚度定为38 ?m,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是960℃和10min,在此期间进行焊接操作。接下来,他们在从960℃到100℃的冷却过程中采用了极缓慢的自然冷却,在100℃到室温这段冷却过程中,采用氮气冷却。焊接完成后,采取三点弯曲试验来测试连接的强度。令人吃惊的是,连接层具有优良的韧性,其屈服强度达200 MPa。既然钨和GlidCop?材料在焊接处理后的屈服强度都在300 MPa以上,那么变形区域必然在焊接区以内。当张力为0.2%时,这一区域也不太可能是产生大塑性变形的地方。既然实际的塑性变形区域都特别薄(比如几十微米),那么实际的张力应远大于0.2%。这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