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大行其道:狂欢还是泡沫?市场未来几何?
去年被称为我国的“直播元年”,竞相涌入的风投资本一度将网络直播推向“风口”,网络直播平台已悄然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的狂欢盛宴
沈阳人汤浩然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独自在异乡生活的他在手机里安装了六款直播软件。每天下班回到家,他就会轮番打开不同的直播软件。“吃饭的时候看美食直播,饭后看体育直播,睡前看游戏直播,春节还用花椒直播抢了100多元红包。”网络直播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
像汤浩然一样热衷于网络直播的人并不罕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量的47.1%。其中,演唱会直播、真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等四大直播类型的用户使用率为15.1%-20.7%不等。2016年网络直播市场中,月活跃直播用户高达1亿户,用户总数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增长势头强劲。
屏幕外是用户的沸腾,屏幕里是主播的狂欢。24岁的文静是一名主持人,去年8月,文静正式成为映客直播的注册用户,经过约一周的“潜水”,文静也变身为一名网络主播。
一部手机、一个话筒——直播的成本极低,回报却可以很高。据文静透露,她最多曾在直播的1小时里提1现近300元人民币,而经过专业包装的职业主播甚至能年收入近千万元。
直播之后会是什么?
而在直播之后将迎来什么?有媒体分析指出,未来VR技术与直播相结合的高1仿1真式虚拟社交将变得非常普遍。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将对我们的购物方式、社交方式、甚至社会伦1理等都产生影响,借助高1仿1真式虚拟社交人类的肉体和灵魂可以瞬间穿越千里,带来想象不到的感官体验。
“直”代表了直接的个性展示与社交欲望,不求所有人的褒奖与喜欢,只求寻找同趣者共同分享,“播”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这种传播会更加立体、会更加个性、会更加具备不确定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不如一起感受和享受这些不确定的惊喜,同时也坚守社会的普惠价值主张,让直播的内容有更多的阳光与更多的正能量。
应将直播作为了解、引导“Z一代”的入口
一是参与直播的“Z一代”不是“非主流”,需全1面认知并客观定位其综合价值。
以传统眼光而视,参与直播的年轻群体似乎只是小众,直播似乎也只是相对边缘化、不够“高大上”的网络行为。
但据最1新的调查数据估算,“Z一代”绝非小众群体,其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全国网民总数的四分之一。而直播因其参与门槛低、易于传播、互动及时、粘着性强等优势,高度契合“Z一代”的有关特性和需求,正在势如破竹般地网罗集聚“Z一代”的注意力资源,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等顶1级电竞联赛的直播观众人数已与NBA、英超等大型体育赛事看齐。
同时,直播界的动向也在逐步影响其他行业领域的发展。例如,由于“Z一代”中的学生群体仍占多数,直播行业知识导向的价值诉求随之愈发凸显,针对“Z一代”的定制化知识直播正在飞速兴起,而知识直播的“‘Z一代’化”也开始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年轻一代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