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将引导直播发展
第1类是基于商业目的的商业引导。这可能会演变成新型的广告,新型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方式;
第二类是来自于专业组织的引导。直播技术的不断成长和完善可能会对教育资源、医1疗资源的共享等产生重要影响,集众之力来实现知识经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单价会大幅下降,而网红IP的身价却在上升,收益总和会远远超过之前。同时由于直播难以作假的时效性,这也会是版权意识在中国崛起的附属契机。因此,专业组织的引导是视频直播走向正规化的核心。
第三类是政府的引导。开放的背后会导致混乱,这就需要各方在相互妥协之后构建新的秩序。新的直播平台在野蛮生长阶段会埋下很多隐患,出口成章的人会更有收益,而祸从口出的案例也会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因此勇于发言和审慎发言会同时适用于做直播的每一个人。
让粉丝挪用360万公款 网络直播灌的什么“迷1魂药”?
直播间内各种礼物刷屏 有评论称主播一夜赚十万在一些直播平台上,有些主播能吸引来几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粉丝则不停地给主播送虚拟礼物。记者看到,某直播间里,一名粉丝连续送出1300多艘“火箭”,而在该直播平台上购买一艘“火箭”需要人民币500元,如果这名粉丝是真实赠送并非造假的话,那么花费为65万。
负1面影响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在贫困农村做假慈善,直播殡仪馆火化过程,大尺度涉黄、暴1力、“奇葩”镜头……网络直播火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一些问题:内容同质化,持续创作能力差;内容低俗化,个别主播为博人气,不惜用“出位”表现哗众取宠等。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自2016年12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给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划定了底线。一些直播平台也陆续出台管理规则,对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布的《促进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行业起步阶段,一些违1法违规的行为和乱象屡屡出现,给行业造成了负1面的社会影响,成为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行动计划指出,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将通过建立内容审核、行业培训、信用体系、信息共享、行业评优、行业调研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
“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要以传播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为立业之本,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强直播内容的专业性与原创性,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直播产品,逐渐改变人们对直播的固有印象。”文化1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马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