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鲜活物品应具备哪些条件
铁路不办理零担鲜活货物的冷藏、保温、加温、通风运输,因为鲜活货物的品类繁多,使用的运输方式,选用车辆各不相同,因而零担鲜活货物的配装非常困难…
铁路运输中铁路不办理零担鲜活货物的冷藏、保温、加温、通风运输,因为鲜活货物的品类繁多,使用的运输方式,选用车辆各不相同,因而零担鲜活货物的配装非常困难,货物集结时间长,不利于加速货物送达,且零担车无押运人,不利于保持货物质量。
但使用一般货车短距离运输时,各铁路分局(总公司)可根据管内具体情况,开办某些鲜活货物的管内零担运输,跨铁路分局(总公司)或跨局运输时,仅限能以一站整零车装运直接运抵到站或以两站整零装运至第1到站卸车,方可办理。车站是否具备条件组织鲜活货物的零担运输,组织一站整零车或两站整零,需要托运人具体去联系而决定。一般情况是难以办理的。
必须指出的是:按零担办理的鲜活货物,都是将特殊条件运输的货物,降低为按一般条件运输,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托运人必须保证零担鲜活货物在所提出的容许运输期限内不致腐烂、变质或死亡。
如何健全冷链物流体系
所谓冷链物流,是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要保证冷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最关键的是‘冷链’不能断裂,也就是说在食物的制造、贮藏、运输配送、零售过程中,应始终处于受控的低温状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影响。
健全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整合冷链物流上游体系,可以通过加强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深入产品源头,完善保鲜、预冷和包装等环节,加强冷链物流源头管理,从供应链的源头“制冷”。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和物流核心企业共同规范种植者的采收行为,实行集中种植、收购和运输,改变零散现状。
此外,急需引进国际化、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大企业可以利用现金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统筹冷链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促进冷链物流上下游整合,使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化需要。
利用冷链仓储优势地位,把现有果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与仓储企业组建成冷链物流网,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冷链物流网络“环环相扣”,也是解决冷链物流问题的可行办法。
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表现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即要实现以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管理技术装备上的现代化。在商流、物流、信息流方面,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还拥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物流机械设备性能落后,传递商情还靠手工操作。这种物流管理手段需要的硬件品种不全、软件开发滞后的局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过来。
管理人员的现代化
即要求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具备专业技术业务知识与能力。同时要求用人专长,不求全责备,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我国处于高技术创业之始,要十分重视在物流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而建设现代化的物资流通产业,人才同样是最重要的因素。物流管理是边缘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专业人才,物流部门都很需要。要提高物流部门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比例,尽快改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状况。为此,物流部门要鼓励职工热爱本职工作,自学成才,还要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总之,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跨世纪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