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表达内在本能的需求。搏击运动既能满足孩子自身的运动需求,对孩子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搏击运动以它特有的攻击和防卫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少年儿童的表现欲望、攻击和破坏欲望,并且搏击运动的规则又能把这种欲望限定在可控制的范围。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比赛,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并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古称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现代的散打是两人按照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柔软的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只能是戴上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 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倒地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