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中通常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很明显,精密加工、高精度磨削就属于精加工。
高精度磨削:通常称精磨
精密加工与高精度磨削是从属关系。
用细粒度的磨条以一定的压力压在旋转的工件上,并在轴向作往复振荡进行微量切削的光整加工方法。超精加工一般安排在精磨工序之后进行,其加工余量很小(一般为5~8微米),常用于加工各种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平面、球面等,如曲轴、轧辊、滚动轴承套圈和各种精密零件等。工件经超精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可达R0.08~0.01微米,表面加工纹路由波纹曲线相互交叉形成,从而易于形成油膜,提高润滑效果,因此耐磨性较好。由于切削区温度较低,表面层有轻度塑性变形,所以表面带有低残余压应力。超精加工常用的磨条粒度一般为W0.5~W28;常用的切削液为80%左右的煤油加20%左右的机油,并经严格过滤;磨条压力一般为0.05~0.3兆帕;磨条振幅一般为1~6毫米;工件圆周速度一般不超过700米/分。若需要提高零件的形状精度及去掉磨削变质层,必须去掉余量0.03毫米左右,此时采取将超精加工分为粗精两阶段,粗加工时用较粗粒度的磨条、较大转速和磨条压力,精加工时取较小的值。
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制成功是国内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非球面光学零件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在航空、航天、兵1器以及民用光学等行业开始得到应用,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当时加工设备只有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国内引进受到严格限制而且价格昂贵,国家从“九五”开始投入了人力物力支持研发超精密加工设备。到“九五”末期,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兴华机械厂、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陆续研制成功代表当时超精密加工最1高技术水平的非球面超精密切削加工设备,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之后其他各类超精密加工设备,如超精密磨削设备、小计算机数控磨头抛光设备、磁流变抛光设备、离子束抛光设备、大口径非球面超精密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自由曲面多轴超精密加工设备、压印模辊超精密加工设备等也陆续研制成功,缩小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内外的差距。同时由于有了超精密加工设备的支撑,在超精密加工工艺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如ELID超精密镜面磨削工艺、磁流变抛光工艺、大径光学透镜及反射镜超精密研抛及测量工艺、自由曲面的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艺、光学薄膜模辊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从军1工行业转向了民用行业。
1、铣削加工技术的崛起——高速铣削加工
铣削加工是型腔模的重要加工手段,特别适用于中、大型锻模的加工。近年来铣削加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精度化:认为铣削加工是普通加工的时代已经过去。机床的定位精度从80年代的±12mm/800mm,已提高到90年代的±2~5mm/全行程,采用了精密机床的热平衡结构以及主轴冷却等措施来控制热变形,其控制分辨率已由原来的1mm提高到0.2mm。这样使加工精度由原来的±10mm提高到±2~5mm,精密级可达±1.5mm,使铣削加工机床进入了精密机床的领域。
◆加工效率高速化:随着刀具、电机、轴承、数控系统的进步,高速铣削技术迅速崛起。目前主轴转速已从4000~6000r/min提高到14200r/min,切削进给速度提高到1~6m/min,快速进给速度由8~12m/min提高到30~40m/min,换刀时间由5~10s降到1~3s,这就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高速铣削与普通的加工方式相比,加工效率可提高5~10倍。
◆铣削材料的高硬度化:高速铣削技术与新型刀具(金属刀具、PCBN刀具、特殊硬质合金刀具等)相结合,可对硬度为36~52HRC的工件进行加工,甚至可加工60HRC的工件。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模具加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对汽车,家电行业等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2、电火花成形加工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