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痛点一:人工成本过高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目前家装行业的主流监管方式便是监理上门,监督施工队并检测完成质量,这也是齐家网最初的模式,但该模式的弊端在于效率太低,且人工成本过于高昂,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难度较大。
齐家网所做的,就是研发一套专门的检测系统,将装修全流程拆分至480个节点,施工第—天开始,从设计图纸到交底看样,具体到强电弱电是否干扰,每个环节都实现量化信息化,并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管理,解决了业主对装修问题不专业的痛点。
据悉,近期该系统目前已经上线,且行业内再无第二家。
邓华金表示,这套系统技术门槛并不高,但难点在于节点的拆分和量化标准的处理。虽然目前行业内也有人在宣称做这种模式,但对方缺乏专业施工管理系统,仅凭人力去盯,或是系统上线却不能及时跟进,只是简单地将图纸上传或将施工工人上线,无法将具体工序量化。以涂涂料所用的网格布为例,这是一道单独工序,也需要专门的量化去测试。
系统研发出来后,齐家网还要面对落地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一块。邓华金表示,齐家网的要求是旗下施工队的每个工人都要安装这款APP,装上还要会用,为此齐家网也建立了一套机制,专门培训了一批实施人员去指导工人。“我们至今也没有实现全部安装,只能是从部分区域开始,逐步往外扩散。”邓华金说道。
解决痛点二:施工效率低
确定了施工环节,齐家网还要面对施工效率的问题。
邓华金认为,传统互联网家装撮合流水式的经营模式,即将业主装修需求推单至装修公司的做法,虽然能解决部分用户的找公司需求,但在施工交付、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短板。
“包括怎么把装修公司管理施工队的效率,一些增项、漏项的管理的弊端怎么去解决,我觉得是不够的。”。邓华金对亿邦动力网表示。
齐家网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式——角色划分。据了解,在原有的撮合流水的经营模式之上,齐家网将装修参与人员重新划分为四个角色,即监理、设计师、装修工人和合伙人。其中,监理来自平台,管理装修工,合伙人——即传统意义上的装修公司老板或经理,来管理设计师,让设计有设计的管理套路,施工有施工的管理套路。
传统装修弊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环节利润分配不均,齐家通过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利润统一分配,其中合伙人得5个点,设计师得10个点,装修队给15个点,而监理作为平台自己的人,与平台共享分成,“让服务用户的人拿到合理的利润但又不会去忽悠用户”。
虽然目前市场上还只有齐家自己在做这种尝试,但邓华金表示,接下来肯定会有人模仿自己。“现在我除了把公司给你找好,设计、施工、监理我都给他进行细化管理,你说哪个更好呢?”,邓华金分析,这种新型的统一管理的方式最终会取代现有经营模式。
贯穿每个环节 真正提升用户体验
齐家装修2.0给所有的设计师提供了一个APP,任何设计师都可以注册下载。从齐家接到订单的第—刻起,三分钟确认订单,五分钟拨起客户的电话,七天之内完成量房,量房后三天之内出具图纸、上传方案,预约客户到店洽谈。开始施工后,APP又可以监控到设计师是不是准时出现在用户家里,是不是穿上鞋套,是不是给用户递上矿泉水……一直到设计师服务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是服务的点。
作为齐家来说,迅速在全国开几千个工地是非常容易的事,但如何真正保证用户的服务体验,提升内部效率、降低成本,这是关键。齐家有自己的仓库,现场施工出现问题,需要二次配送。事实上,二次配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配送第三次、第四次。经过重复的配送,成本就非常高。所以,这就需要在服务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互联网泛家装也好,装修2.0也好,现在不是将概念的时候。毛总直截了当地说:“不管产品的研发能力,还是获取用户的能力,还是门店转签单的能力,还是供应链和服务链的能力……真正把这些能力建设好,才是真功夫。”家装是长达三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体验之旅,这种体验需要直达装修用户的每一个接触点。所以,齐家一定会面对众多的问题,不断去改善自己的能力,争取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