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式发展狂收200多亿元
我国网络直播兴起于2005年,但2016年出现井喷式发展。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网络表演(直播)社会价值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平台数量250多家,用户规模3.44亿。网民总体渗透率达47.1%,其中30岁以下网民渗透率73.6%。
“网络表演(直播)在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极高的增长趋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说。
该报告显示,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也从传统秀场、游戏直播、体育直播发展到泛娱乐直播、直播+垂直行业(电商、音乐、旅游、教育、财经)等更多领域。
同时,网络直播业也成为拉动文化消费升级、促进创业就业、助推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
2016年12月,重庆两名“网红”通过直播推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排杉村的椪柑,一天内就吸引了12万人次在线观看、10653人次下单,助力当地销售椪柑25万余斤,销售额31万余元。
“直播的技术浪潮刚刚兴起,行业的发展不可限量,‘直播+’将对社会各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当选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会长的欢聚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洲说。
“Z一代”展露独特消费观,直播消费潜力巨大。
总体上看,“Z一代”在观看直播时以“喜欢”等感性型消费为主,消费意识强,互联网付费习惯初步养成,其中有54.4%已经形成了为主播“打赏”等形式的消费习惯。
就收入情况而言,“Z一代”中的95后正在上大学或工作,消费能力开始释放并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属于直播消费最主要的“潜力股”;00后虽然有收入的还不多,但其观看时长、付费意愿、消费能力也都不容小觑。随着“Z一代”渐次步入社会,这一群体直播消费的整体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视频:瞬时播放分流用户
由爱奇艺自制的青春校园网络剧《秘果》一经上线便引起巨大反响,上线3天,其点击量就已经破亿。对于爱奇艺来说,这无疑是其在自制剧领域的成功尝试,而在欣喜之余,爱奇艺的维权团队发现,多家网络直播平台未经授权瞬时播放《秘果》,涉嫌著作权侵权。在与一家涉嫌侵权的网络直播平台交涉无果的情况下,爱奇艺以著作权侵权为由,将其诉至法1院。
“瞬时播放是指网络直播平台不定时地播放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以《秘果》为例,该剧在爱奇艺网站上播出时,一些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立即通过手机录制的形式进行直播,一边播放一边解说,还有的主播直接将涉案网剧的画面导入直播间。”爱奇艺法律部高级法律顾问胡荟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秘果》是爱奇艺推出的付费影视剧,但主播一人付费购买后,可以使其粉丝免费观看。
实际上,为监测盗播行为,爱奇艺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维权模式。比如,在版权管理方面,爱奇艺以“人工审核+系统辅助”的方式对作品的版权进行审核、归档;在盗版监测方面,对网络直播平台、网盘等进行全1方位监控,同时与专业监测机构、律师事务所合作,采取“人工监测+技术辅助”的方式,进行全网监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爱奇艺之外,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土豆等多家视频网站也曾遭遇网络直播平台瞬时播放带来的嫌侵权问题,虽然他们采取了反侵权盗版等诸多措施,但在维权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即使我们采取了全网监测措施,但网络直播平台的瞬时性,依然让我们不敢松懈。”胡荟集介绍,瞬时播放给权利人取证和固定证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需要权利人投入更高的人力、物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