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在音源与演奏形式这两大特征上,都与击弦古钢琴有着完全相同的特征。就是外型上也基本一致,乃至今天我们仅从外型上难以分辨它们是哪一种琴。两种古钢琴在外型、音源、演奏特征上是一致的,但它们演奏所发出的声音效果则完全不同。这是由于激发琴弦方式的不同使然。拨弦古钢琴是在键盘的尾端装有拨弦的装置,其拨弦的拨子是以金属薄片包裹皮革制成,也有使用禽鸟的羽翎作为拨片,故也称这种琴为羽管键琴。按动音键而拨弦,十指可同时并用,弹奏出各声、复调音乐。这种激发音弦的方式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首先,拨弦的方式使其音量、音色难以变化,且不可克服在拨动弦时产生拨动噪音。又由于拨片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不可能如击弦弦槌在琴弦停留的时音那样短促(0.3秒),所以琴弦不能充分振动,声音较弱而短促。这些缺点决定了它音乐表现力的不足。但其纤细而韵味十足的音色自有其独特之处,在古代的宫廷室内乐为代表的音乐形式盛行时,这种独具特色的音质有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其能在音乐历史舞台风光300来年就证明了这一点。[1]
踏板钢琴踏板踏板(Pedal)是指钢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钢琴中除键盘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器乐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钢琴时发明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延音踏板)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又叫共鸣踏板。是英国人布劳马(John Broadwood)于1783年发明,通常是钢琴下最右内侧的踏板,也有书上称之为“增音器”,当延音踏板被压时下,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故又称强音踏板(Loud Pedal)。
购买了一架新钢琴,首先想到的是做一个布套。一般布套大多采用质地柔软的布料加工、布套的设计以既美观又方便为原则,出售钢琴的商店也有售。琴套的质地、款式、颜色要和钢琴及家庭的环境相协调。还可以在钢琴顶面盖一块网眼比较大的装饰布或白扣织物,可以根据钢琴的尺寸和自己喜欢的图案自己设计制作。不可把包装钢琴用的塑料罩套在上面,或在钢琴上盖上一块塑料布。塑料布或罩子使空气不流通,琴底下的潮气进入琴体内,钢琴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将会严重受潮,容易导致内部机件的不灵活,音色发闷,金属件生锈,外观油漆失去光泽,影响钢琴的使用的寿命。有的钢琴主人为了保护钢琴键子,特意做一块琴键罩布,罩布的质地一般都选用比较厚的毛织品,其实钢琴使用完都要盖上琴盖的,没有必要再放一块琴键罩布,而且弹好琴后键盘上都有一些手汗,盖上罩布后,罩布起到吸潮的作用,很少有人经常把罩布拿出去晒一晒,长期下去罩布的潮气势必会导致键孔呢受潮膨胀,键皮便容易开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