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将工件的实际振动变成电信号传输给微机处理,帮助微机实现对工件的振动监视,用来测试工件的振动情况。其特点有:
1. 投资少
2. 生产周期短
3. 使用方便
4. 适应性强
5.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6. 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7. 符合环保要求
8. 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
9. 振动时效设备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
目前各国采用的振动时效设备工艺,大多数是共振时效。
振动时效设备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包括铸件、锻件、焊接结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消除其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这种工艺具有耗能少、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振动时效设备的实质是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应力, 当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 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 工件发生微观塑性变形, 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 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对可直接振动的构件可以直接振动,可根据分析,判断的振型,在节点处放置弹性支撑。支撑点可为二点、三点或四点。特殊构件的支撑应以平稳为准。对于非直接振动的构件,应采取降频措施。主要的降频措施包括:悬臂,串联和组合等方法。
设备的操作步骤
振动时效设备具有手动、自动、预置等功能。对于陌生的构件为了寻找其固有频率和共振峰,应先用手动工作模式,以确定其基本工艺参数。如:共振峰值,激振器档位,拾振器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