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板裂缝预防措施
施工方面
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浸水,或者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后产生变形,从而使混凝土在早期硬化过程中即被拉裂。主要预防措施是对地基进行夯实加固。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后地基被水浸泡等等。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预防措施
施工方面
现浇板面过早承受荷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实际上大部分项目为了抢工期,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兆帕时,便开始进行吊装材料、砌砖等作业,人为造成了现浇板面裂缝。主要预防措施是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杜绝过早上荷载和过早拆模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受拉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